台灣中立化的三道障礙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4/07/31 14:29 點閱 4035 次
仔細研究,「台灣和平中立化」最終只是個人的和平想望。(photo by 維基百科)
仔細研究,「台灣和平中立化」最終只是個人的和平想望。(photo by 維基百科)

緩衝國的悲哀在於國家命運受外部影響,它也經常擺盪在喪失國家尊嚴與國家消滅之間。

前副總統呂秀蓮拋出「推動台灣和平中立化」的議題。在國際現實政治環境中,「中立化」能否解決兩岸間的政治矛盾?台灣又是否有中立化的條件?

在各種台灣獨立的論理中,台灣成為「東方瑞士」永久中立,早有討論並非新詞。

今次,呂秀蓮提出推動中立化的邏輯是,「台灣面臨比過往更艱困的處境,在國際政治中台灣都是局外人, 若是台灣走向和平中立化, 兩岸緊張關係漸能消失。」

台灣確實面臨比過去更艱難的國際環境,但卻從來不是「局外人」。東亞海域任何主權紛爭都與台灣有關, 台灣無法免於被捲入棋局之中。

缺乏中立條件
中國要與美國在西太平洋建構新型大國關係,必然會觸及台灣問題。
台灣若是堅持以主權獨立國家與中國和平交往,自是挑戰「一個中國」的底限, 北京領導人絕不會接受,兩岸關係的緊張就不會平白消失。

台灣更欠缺永久中立的條件,按「永久中立國」(State of Permanent Neutrality) 是指「一國的政治獨立及領域完整為他國所尊重與保障,該國承諾除為自衛外, 絕不對外作戰,也不能接受參戰的國際義務」(彭明敏, 1964),在這層意義上,中國不尊重我國的政治獨立及領域完整,已是台灣中立化的第一道障礙。

要讓台灣成為美日與中國之間緩衝地帶的想法是危險的。
緩衝國指的是介於兩個或兩個以上之強權間的小國, 國家地位由外部強權界定, 國家安全由競逐權力平衡的對手所保護,代價是國家主權的削減與弱化。

緩衝國的悲哀
簡言之,緩衝國的悲哀在於國家命運受外部影響,經常擺盪在喪失國家尊嚴與國家消滅之間。

做為大競賽原鄉的阿富汗,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成為英、俄兩大帝國爭霸下的緩衝國的地位迄今仍未改變, 履履是大國權鬥的主戰場。

台灣人民是否會接受緩衝國的命運,是台灣中立化的第二道障礙。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 在東亞非正式帝國板塊擠壓中浮現的台灣,導致台灣始終無法完成「國家」的建構。

在地緣政治「碎裂帶」(Shatter belt)生成的緩衝區,具有戰爭的命定,緩衝國的行為就受制於緩衝體系,其行為選項就只能限縮在中立、選邊站或請第三國介入調停等三種。

然而,不論是哪一項都埋藏著爆發衝突的火種,因為造成緩衝國的原因,是在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除非國土可以自由移動,否則完全無法擺脫緩衝體系的桎梏。

台灣中立化深受中國因素制約。
北京基於主權/領土的完整和「一個中國」的主張, 必然反對台灣中立化;任何人若未能提出中立化的具體作法,「推動台灣和平中立化」最終只是個人的和平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