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市長選戰結束,照樣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誰也沒想到隔天一早起來,整個城市竟然發生驚天動地的改變── 當選人在競選期間所提的每一個政見,所開的每一張支票, 全都兌現了。
這其實算是件幸福的事,例如答應要給老人和家庭的津貼直接匯入了他們帳戶;說好要對高收入階層加稅的稅單,日出時靜靜躺在富人們的信箱裡; 巡視時承諾要修建的道路、橋樑,一夜之間架起工地圍籬, 工人們收到指示,一早就在動工;競選期間誓言要通過的草案堆成一座小山,躺在議會每一個議員的桌上──這還只是政見的一小部分。一切看來欣欣向榮。
但市民們漸漸發現事情不太對勁:有太多當選人考慮不周的政見也被實現了。新的都市計畫強迫住戶搬遷,政見裡卻沒提配套措施,此刻緊急安置趕不上拆遷和建造的速度,產生數萬名城市難民;為發展觀光而提出的山區和海岸建案立刻開工,自然景觀毀於一旦; 當然,津貼一發完,市政就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赤字,從路燈到公立中小學的預算都發不出來,市內基礎建設幾乎全部停擺。
新任市長不到一個月就下台了,是歷來行政效率最高、下台卻也最快的市長。市政又花了2、3 個月才逐漸回到軌道,往後的競選活動彷彿公民論壇,參與的市民都審慎思量他們聽到的政見可不可行、後續影響如何。
最重要的是,沒有哪個候選人敢再開芭樂票了──誰知道明天一早醒來,這些泡沫般的大夢會不會又突然全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