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每年春、夏之際,各地方政府公園處總會動員修剪樹木,除有利於植物生長,也是颱風時節的必要安全措施,卻總會引起愛樹人與護樹團體的不滿。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長吳孟玲受訪時表示,樹木修剪時必須考慮其通光性與通風性,且不可修剪太多葉冠,須以「三刀法」在癒合點下刀,才不會讓樹木傷口受感染而腐朽。
全台有不少護樹團體和愛樹人士長期關心各地樹木保育,時常在臉書po上樹木被地方政府「砍頭」的照片,引起民眾廣大迴響。通過美國樹藝協會ISA認證、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長吳孟玲說,現在各地方政府以高空機具修剪樹木,除了高度有限制,且只修剪外表,忽略了樹木的「通光性」與「通風性」,容易導致樹木病蟲害孳生。
吳孟玲表示,樹木修剪除了要重視樹體的平衡、安全,還要去除各種枯枝、病枝、中空枝、腐朽枝等「12不良枝」,且在修剪葉冠時最好不要剪掉超過整體樹冠的3分之1,否則樹木無法行光合作用,可能會影響其生存。她指出,修剪樹木時可以用最常見的「三刀法」,在癒合點下刀,並且抹上保護藥劑,才可以避免樹枝腐朽,傷口癒合良好,形成「甜甜圈」切口。
針對目前常見的樹木問題,吳孟玲說,主要還是因為樹木沒有從小修剪,過了3、5年後,胸徑超過5公分的枝幹就不適合修剪,否則傷口過大易感染,耗費的成本也更多。她說,目前很多「Y形」和「U形」的樹木太多,就是因為沒有從小修剪,造成枝條過大,「只要枝條大於樹幹的2分之1,就很容易從中間崩裂,危及民眾的生命財產。」
儘管如此,人力修剪樹木耗費的成本高,台北市公園處園藝隊隊長顏春城就說,台北市政府每年以高空作業車平均修剪1萬多棵樹,若要改用人力修剪是不可能的。「攀樹修剪要需由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來做,我們不僅人手不及,也不希望員工發生公安意外。」吳孟玲建議,在正式建立認證前,應先從冠幅過大的珍貴老樹保育、照顧起,因為修剪成本遠比治療一棵樹的成本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