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人們工作與生活各種層面中必定會經歷的過程。等待是時間與精神的耗損,等待是否平穩順利,先決條件顯然就是要能充分「忍耐」。
究竟等待多久才算合理?當然不同情況會有不同標準,加上國情、文化、習慣、價值觀及其他變數, 很難說得準。古時候交通與通訊不便,常有等候數月才收到書信或見面的事; 現代人的聯絡非常快捷, 但也有為了購買門票或追逐明星,情願徹夜或甚數日排隊的情形。
對於目前統一每四年定期選舉的政治人物,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人民究竟可以「等待」多久,讓他們有所作為呢?經驗告訴我們,頂多就是一年吧! 超過了,沒幾項讓人「有感」的政績,人心就會浮動,再久,就會出現抗議動作;若是不但沒有「有感」,反而讓人「反感」, 體制外的衝撞就更可能頻頻發生了。
許多事功確實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規劃與執行,短期內就要求成果或許並不公平,但民意就是這樣如流水般的無情,耐不住等!
在醫療過程中,除了少數緊急狀況,需要立即或在一定時間內處理外,大多數時候,「等待」也是常態。看醫師要等,批價、領藥要等,安排檢查、住院,也得等。同樣問題, 等多久才算合理?答案也一樣是很難說得準。
不過,有個眾人熟知的鮮明對比是,病人到美國的醫院急診,若是檢傷分類輕級,等候3 ~ 4 小時才看到醫師可說是很平常的事,但在現況的台灣, 病情無論輕重,逾1 小時若還不太有人搭理,可能早就吵翻天了。這是外國病人比較「認命」,還是他們醫師比較缺乏「醫德」?
其實,台灣「又快有好」的醫療服務,其實是建立在從業人員長久來緊繃的「耐性」上的!這絕不是泛道德的期待與要求可能長久撐持下去。
我們社會需要更多的彼此關懷與體諒,與醫療服務相關的制度設計,需要更多公平與周延的配套, 否則,繃緊的氣球若終於脹破,醫療等待,結果是「等不到」或「等不及」的憾事,恐將會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