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建哈里發國 中東秩序正改變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4/06/20 10:16 點閱 2055 次
ISIL 對伊拉克、敘利亞跨國進行兩面作戰,一個「新中東」的政治地理在成形。(photo by 中央社)
ISIL 對伊拉克、敘利亞跨國進行兩面作戰,一個「新中東」的政治地理在成形。(photo by 中央社)

伊拉克宗派對戰升溫,威脅伊拉克主權與領土的完整,也牽動中東安全情勢。

美國自伊拉克撤軍後,區域安全情勢逆轉,可能衝擊鄂圖曼帝國解體後,英法兩國安排的中東政治秩序。也就是說,巴格達當局與「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之間宗派內戰的結果,恐將改變中東政治地理的風貎。

三個「準國家」?

美國犯下的歷史錯誤,卻必須由中東各國承擔後果,在ISIL 與庫德族近期不斷擴張版圖之下,已足夠將伊拉克分裂為什葉派、遜尼派與庫德族三個未宣告獨立的「準國家」(quasi-state)。一旦伊拉克分裂成定局,伊、敘邊界模糊化, 將改寫中東各國邊界,重新安排現有的地緣政治秩序。

1916 年英、法、俄三國依據《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瓜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崩壞後的中東勢力範圍,直接控制土耳其南部、敘利亞、伊拉克、約旦和以色列等地區。

英法支配中東地區

然而真正界定當代中東版圖的則是1920 年的「聖雷莫會議」(San Remo Conference), 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接續在1922 年的會議中,議定將這些分割地以委任統治的方式,劃為英國與法國的勢力範圍。

密約決定英法取代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支配中東地區,招致阿拉伯世界的反感,預埋日後以、阿的對立與衝突。

ISIL 善用遜尼派反政府勢力揮軍進逼巴格達,目標在建立政教合一「哈里發國度」(caliphate);庫德族趁亂奪取石油重鎮基爾庫克,逐步朝獨立國家之路邁進;什葉派政府軍無力剿亂,總統民選後的民主伊拉克,不僅無法重返中央集權,反而因權力的分裂,正陷入內部政治危機。

國際社會各有企圖

面對國家分裂的可能,馬利基政府唯有寄望美國、土耳其和伊朗出手挽救危局,但由於事涉相關國家在中東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美國舉棋不定、伊朗對中東的戰略野心、土耳其與庫德族的歷史情仇,國際社會也只能坐視伊、敘兩國邊界名存實亡。

在國際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強權設定的中東地緣政治版圖, 正面臨著重新界定的危險。ISIL 對伊拉克、敘利亞跨國進行兩面作戰,將使得伊、敘邊境模糊化,重新劃界的結果,一個「新中東」的政治地理正在成形,意謂著「聖雷莫會議」的終結,危及中東政治體制的穩定。

一言以蔽之,隨著伊拉克宗派對戰升溫,威脅伊拉克主權與領土的完整, 牽動中東安全情勢,甚至導致中東政治秩序的崩解與重整,全球經濟受池魚之殃,連帶付出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