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就業Easy 做最佳畢業禮物

戴肇洋 / 台灣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兼商業總會財金委員會委 2014/06/16 11:16 點閱 1979 次
青年就業困難,近年來引起關注。(photo by Coben lia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青年就業困難,近年來引起關注。(photo by Coben lia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可藉由產學合作,透過地方政府利用在地大學院校師資設備,提供即將畢業學子作為職前訓練實習場所,有效磁吸青年在地工作。

每年此刻,鳳凰花開、驪歌高唱, 數以萬計學子即將步出校門、邁入社會;然而,依據最近國內民間人力銀行針對這些青年未來人生進行調查顯示,其所面對較為關心的項目之中,除學校所學習的知識是否可以致用外,包括:就業機會的多寡、薪資水準之高低、職場前景之有無等問題。

尤其全球金融風暴之後迄今,美國經濟並未明顯好轉,歐盟景氣始終低迷,中國大陸因經濟結構調整而波及成長力道,新興國家則是因公共建設配合不足而下修經濟成長, 使得以外需拉抬經濟成長動能的台灣景氣,自2012年起陷入停滯不前。

全球經濟未見好轉

此外,加上自1992 年起開放產業登陸投資,以及2002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開放市場,在磁吸產業外移的同時,又逢國內政治民主轉型過程所引發之朝野政治對立, 不但降低國內廠商根留台灣的意願, 而且阻礙跨國企業來台投資新興產業之規劃,更讓已減少的勞動需求雪上加霜,無形之中提高青年族群就業困境。

非典型取代全職工作

此一趨勢之下,許多國內廠商尤其傳統產業廠商在降低成本與提高競爭優勢考量下,不斷擴大以「非典型」工作模式來取代以往「全職型」工作配置人力,導致近些年來國內派遣式、臨時性等就業型態蓬勃發展,更讓青年族群存在著不完全就業與不安定生活之恐懼。

換句話說,在這些已日益威脅台灣經濟成長的寒流中,又以剛離開學校不久步入社會初次面對就業市場的青年族群,其所受到就業不易的徬徨或生活不安之壓力特別深刻。隨之而來令人擔心的是,未來國內就業機會是否可能因最近兩岸政、經關係因素的糾葛,或是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之下台灣參與雙邊、多邊組織之受阻,導致廠商投資緊縮而惡化。

雖然政府相關部門為了有效解決青年族群未來出路,近年已經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持續規劃各種促進就業方案或產學合作計畫,但或因各自業務需求不同,加上資源橫向整合缺乏,尤其與在地就業思維之連結不足,使得其執行成果似乎不太顯著。

亦即企業因應全球化潮流採取勞動彈性化趨勢之下,在推動促進青年就業措施上,政府相關部門現行對於教育、覓職、就業三個階段各自為政做法,必須與時俱進從在地工作的思維進行規劃。

缺乏整合成效不彰

至於落實在地工作,則是以積極扶植地方產業發展為主軸,同時整合中央政府相關單位資源,藉由加強產學合作模式,透過地方政府利用在地大學院校既有師資設備,除能夠提供即將畢業青年學子作為職前訓練實習場所外,又可促進地方產業創新,充分扮演橋接產學人力資源角色,有效磁吸青年在地工作。

亦因如此,唯有促進青年族群就業Easy,始能讓對立的社會轉為和諧,進而讓落差之區域加速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