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伯格:物聯網生資料 資料價值大

賴義中 2014/06/12 17:59 點閱 3229 次
《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教授12日偕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和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張家生對談。(photo by 遠見雜誌提供)
《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教授12日偕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和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張家生對談。(photo by 遠見雜誌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物聯網和巨量資料如何交叉?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認為,隨著各種穿戴式和手持裝置愈趨普及,物聯網將會形成空前的資料浪潮,催生更大、更新的企業出現;《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指出,真正有價之物並非物聯網,而在於其所蒐集、創造出來的大量資料,能夠用來挖掘出看世界的嶄新觀點。

巨量資料權威、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12日與其舊識張明正和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張家生,針對巨量資料與電子商務產業舉行對談。

會中有提問:被評為下一個「big thing」的物聯網,與巨量資料會擦出何種火花?張明正舉例,如尚未正式發表的iPhone 6,內部裝載的偵測器可能就比前款多出3、4倍,又如無人車、無人機的出現,都將為人類蒐集到非常多的資料,未來全球將有40億人持有手機,因此物聯網將迎來一波極大的資料浪潮。

「物聯網只是大數據的前提,」麥爾荀伯格強調,價值來自於資料而非物聯網,比方11日谷歌以5億美元收購衛星影像公司Skybox,就是相中其比google map還要優秀的遙測衛星能力,結合谷歌的分析和運算系統,可創造出無可限量的資料;又比如智慧型電表能找出最佳化的能源使用方式,省下不少電力,而若谷歌再想出能省下2、3成能源的方法,民眾當然更歡迎。

巨量資料是座寶山,但如何自寶山中挖寶?張家生舉例,若創業家想在台北市創業,透過悠遊卡的人潮進出資料,與天氣、地點等資訊交叉分析,就能看出各站的不同特性,判斷在哪一站旁適合開什麼店,在何種天氣狀況下,消費者會前往何處的早餐店購買早餐,效用無窮。

累積巨量資料的政府,要如何協助產業發展?麥爾荀伯格提出相當新穎的「資料補貼」概念,他認為傳統的創業貸款或補助已經過時了,若有些政府無法善用資料的潛在價值,不妨轉讓給私部門或社會大眾,例如給予創業家大筆的原始資料,讓他們從中發掘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情報。

在使用者的人才培育上,麥爾荀伯格認為,應調整大學課程設計、增設巨量資料相關學位,建立蒐集、處理、分析資料及設定邊界的能力,除此之外,還需開發學生旺盛的鬥志和創新、冒險、嘗試錯誤的創業家精神。張明正則說,創業者除要培養跨界技能外,還須學習自消費者的角度做同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