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益生菌成長 運動有幫助

李昀澔 2014/06/12 19:48 點閱 3436 次
愛爾蘭研究發現,職業英式橄欖球員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及種類,都較普通人多。(photo by維基百科)
愛爾蘭研究發現,職業英式橄欖球員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及種類,都較普通人多。(photo by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保持運動習慣,有助腸道益生菌生長。愛爾蘭科克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腸道》期刊的研究,透過比較英式橄欖球員與普通人糞便與血液檢體發現,運動員腸道益生菌的種類及數量都比普通人多,且體內各種與發炎相關的生理指數也都較低,顯示不僅透過飲食調整,運動也能改變腸道內的「菌相」。

過去研究顯示,腸道益生菌與消化、肥胖、代謝疾病、焦慮、過動症有關,但大多認為改善益生菌需從調整飲食,或是補充優酪乳、保健食品著手。科克大學消化藥物生物中心教授佛格斯夏納漢指出,運動不僅能增強肌耐力、減少脂肪堆積、促進心肺功能,更能改變腸道內數以「兆」計的各式菌種。

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員體內的益生菌數量及種類都比普通人多,特別是一種稱為「Akkermansia muciniphilla」的細菌,過去研究證實在腸道內越多,肥胖及罹患代謝疾病的機率越低;若從「生物分類法」來看,運動員腸道內共有22門、68科、113屬的菌種,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5以下的普通人有11門、33科、65屬,BMI值超過28的過重者則有9門、33科、61屬。

抽血檢驗結果顯示,運動員的代謝功能較常人佳,各項發炎指數則較低,唯一較「不健康」的數據,係運動員血清中「肌酸激酶」濃度較高,但此現象普遍存在於因頻繁進行高強度體能訓練及競賽,導致常發生肌肉組織受傷情形的運動員。夏納漢分析,除日常活動量外,運動員的飲食習慣也與常人不同,因此研究團隊設計了一份包含180餘種食物的問卷,藉此瞭解受試者過去1個月內的飲食。

夏納漢表示,蛋白質類食物佔運動員每日攝取總熱量的22%,僅佔BMI值25以下普通人的16%、過重者的15%;他推論,此現象與運動員常有補充蛋白類營養品的習慣有關,統計結果也指出運動員攝取的蛋白質中有15%來自營養補充品。

夏納漢的團隊目前正著手進行一項研究,將非運動員的普通人分為有運動習慣、有運動與攝取蛋白質補充品習慣,以及僅攝取蛋白質營養品等3組,藉此釐清是否需要職業運動員等級的大量運動,才有助於腸道益生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