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當寫論文不再追求學問

杜胤廣 2014/06/12 21:21 點閱 898 次

昨天嚴震生老師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從碩博士論文看頂尖大學的卓越性》,描述現在碩士生為了趕在畢業前交出論文,出現一連串格式不嚴謹的現象,我也感同身受,以前念研究所的時候,同學們真的都紛紛在畢業最後一個學期內,死命地追趕,我想很多學生寫論文的態度,幾乎都是如此,直到離鬼門關不遠前,才知道自己快死定了。

我還記得我那段寫論文的時光,聽到學校傳播學院的院長說,「質化研究比量化研究難上10倍」,我聽不太懂,直到最後寫論文時,專注在質化研究的過程,真的比想像中難上10倍,痛苦指數更是高達80分以上,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過著日夜顛倒的日子,好一段血淚交織的歲月,還好信仰支撐著我繼續寫下去,否則花了這麼多時間,豈能放棄,讓家人失望,讓自己悔恨一輩子呢?

某些論文的確需要「細火慢熬」,有些論文的確商業價值大過學問價值,不管怎麼說,這些論文都是現代社會共同的產物,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學術界就生產什麼,學術只會追求卓越進步,但學生們可能要知道,很多事情是學術研究看不到的價值,身體力行比較實際,為自己種下的一切,負起責任,因為自己種下種子,將來就生出什麼果子。

今日成果:
1.演奏《列寧格勒》 陳銳炫技省思血戰(文+影)
2.論文品質差 學者:應刪減研究補助---->抵兩篇
3.手風琴大師小松 舞動孤獨探戈(文+影)


杜胤廣
deepblue

我是杜胤廣,今年28歲,取得傳播碩士學位後,日前已退伍。我喜歡每天都有新鮮事出現,有趣的事物只要打動我的心坎,我會入迷的無法控制。我是一個愛思考批判的人,這種個性影響我最大的其實是我父親。 「新聞記者」需要持續不斷尋找、接收、處理新的資訊,也要忍受來自各方的壓力與突發事件,更需要自信與體力的一種職業。對我來說,做很多事都需要熱情,倘若哪天失去熱度,冷冰冰的態度可能做任何事都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