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獾病毒不防疫 籲停止活體實驗

杜胤廣 2014/05/22 17:51 點閱 3063 次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美國責任醫師協會,駁斥農委會宣稱台灣鼬獾狂犬病毒非常特殊,需進行動物活體實驗,開發疫苗。(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美國責任醫師協會,駁斥農委會宣稱台灣鼬獾狂犬病毒非常特殊,需進行動物活體實驗,開發疫苗。(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科學雖證實鼬獾狂犬病毒不具防疫與科學必要性,農委會仍執意展開動物活體實驗。22日上午,立委蕭美琴、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美國責任醫師協會,公布《鼬獾狂犬病毒活體動物試驗計劃真相》的研究報告,駁斥農委會宣稱台灣鼬獾狂犬病毒非常特殊,需進行動物活體實驗,開發疫苗。農委會表示,執行體外中和實驗過去曾失敗過,待公聽會再進行說明。

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去年7月16日鼬獾狂犬病爆發後,農委會認為,台灣與中國的鼬獾狂犬病毒毒株有10%的差異,病毒特殊,現行犬貓用的防疫保護力可能不足,必須進行活體動物實驗,開發疫苗。

【說詞反覆、顛倒】
「農委會身為動保主管機關,卻未能遵守動保法第15條。」蕭美琴指出,動物實驗盡量避免使用活體動物的原則,但比對農委會多次對外發表的新聞稿、公開說明及防疫紀錄後,發現農委會的實驗計畫說詞反覆、顛倒、資訊不清,且堅持進行活體動物實驗,並讓防疫與田野監測出現漏洞。

專門研究病毒免疫學的美國責任醫師協會研究員卡諾瓦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在去年的「陸生動物手冊」中指出,現有疫苗能抵抗所有「第一型遺傳譜系麗莎病毒」,而台灣與中國鼬獾的狂犬病毒都屬於「第一型」,兩者在病毒株中的氨基酸序列雖有10%的差異,但並不特殊,最重要的是,病毒「抗原位」都沒有改變,換句話說,全球現有的狂犬病疫苗仍具保護作用。

【採行體外中合實驗】
即使農委會認為鼬獾狂犬病仍有序列差異,有必要驗證現有疫苗的保護力,以開發新的疫苗,但世界衛生組織早已不建議使用活體動物進行實驗,應改為替動物施打疫苗、採集血清,並用中和試驗,來取得驗證。

蕭美琴指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甚至已經聯署了10萬人,反對台灣持續進行活體動物實驗,並說明「台灣已經有一隻在田野感染的鼬獾狂犬病毒,且確診為陽性的案例,不須再進行實驗證明感染力。」因此,台灣如果要了解犬隻被感染的數量為何如此稀少,不能以活體動物實驗的方式來探討,應從生態調查或動物行為等田野案例,進行觀察,才有實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