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向極地移動 日韓當心風暴

賴義中 2014/05/15 18:02 點閱 2953 次
《自然》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過去30年間,熱帶氣旋出現向兩極移動的現象。圖為1985年至2005年間的移動路徑。(photo by 維基百科)
《自然》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過去30年間,熱帶氣旋出現向兩極移動的現象。圖為1985年至2005年間的移動路徑。(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暖化影響,熱帶氣旋熱區也隨之變化。《自然》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由於全球暖化,過去30年間,熱帶氣旋生成的熱區向兩極移動超過150公里,相當於每10年北移或南移0.5個緯度。科學家強調,這代表鄰近亞熱帶邊緣的國家和海岸城市,如日、韓,可能遭遇更多風暴侵襲。

熱帶氣旋在各國有不同稱呼,包括颱風、颶風或威利威利(澳洲稱),主要生成於南北緯10度至30度之間,大多數出現在20度左右的區域,10度以內則較少出現。

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的衛星資料,科學家分析1982年至2012年間,全球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範圍涵括三大洋。研究採用氣旋強度的極大點進行統計,發現在這段期間內,北半球的氣旋平均每10年北移52公里(33英哩),南半球氣旋南移63公里(39英哩),平均為56公里,約等於0.5個緯度。

熱帶氣旋熱區移動的現象在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的狀況相當明顯,但在大西洋的氣旋高頻率發生區就不明顯,美國東岸一帶每10年僅北移6.4公里(4英哩)左右,這有可能只是研究誤差。

論文作者、威斯康辛大學學者柯辛指出,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暖化、臭氧層破洞和排放溫室氣體、黑碳等懸浮微粒,可能是造成熱帶範圍擴張的主因,但研究團隊尚未找出決定性的因素;至於為何大西洋並沒有出現這個現象,他認為是因該處海水表層溫度較高,且自1990年代中期起碳排放下降所致。

「我們發現高緯區生成氣旋的機率提高,而低緯區的機率卻降低了。」柯辛表示,這代表較高緯的國家遭受氣旋侵襲的機率將提高,以西太平洋為例,日本和韓國的風險就將倍增,南菲律賓的風險則可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