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預防心臟病 從小培養習慣

李昀澔 2013/09/26 20:35 點閱 13377 次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右)及中華民國心臟協會理事長林幸榮(左),呼籲國人應從小養成預防心臟病的習慣。(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右)及中華民國心臟協會理事長林幸榮(左),呼籲國人應從小養成預防心臟病的習慣。(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預防心臟病要從小做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6日表示,今年世界心臟聯盟特別強調,許多造成心臟病的危險因子,都是源自於從小養成不良生活習慣;國健署因此提醒家長,務必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及運動觀念,並營造無菸家庭環境,才是預防心臟病最有效的措施。

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年度十大死因當中,心臟病占10%以上,從96年起連續6年高居第二,101年時共造成超過1萬7千人死亡,等於每天平均有47人死於心臟病。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指出,國健署自2007年起追蹤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患者」的健康狀況,發現其5年內罹患心臟病的機率,都超過正常人的1.5倍以上,高血壓患者甚至將近2倍。

另外,與三高現象相關的肥胖情形,也是造成國人罹患心臟病的原因之一;身高體重指數(BMI值)超過24的過重民眾,心臟病發的比例是正常體重的1.4倍;若以腰圍計算,男性正常標準為90公分,女性則為80公分,超標者心臟病發的機率為正常者的1.5倍。「越來越多小朋友有過重的問題。」游麗惠說,「等於從小就種下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世界心臟聯盟每年都會因應全球健康趨勢,為9月最後一個禮拜日的「世界心臟日」訂定不同的活動主題。今年世界心臟聯盟有鑑於多數民眾都是「人過中年」後,才開始注重預防心臟病的措施,不免為時已晚;另外,民眾普遍缺乏各年齡層都可能罹患心臟病的認知;因此針對5至17歲的少年及兒童,提出一套必須從小奉行的「珍心」訣竅。

世界心臟聯盟引述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建議孩童每天應該至少擁有1小時的運動時間;具體的做法包括利用同儕的力量,讓孩童與朋友們集體運動,在過程中既感到快樂,也達到促進健康目的。中華民國心臟協會理事長林幸榮提醒家長,應該限制孩童每天看電視及使用電腦的時間在2小時以內,並盡量以體能活動取代。

孩童飲食習慣的養成也將影響心臟病的發生機率。世界心臟聯盟指出,家長若能陪伴孩子吃飯,將相對使孩子較能保持用餐定時定量。另外,帶頭多吃蔬果,以身教灌輸孩童健康食材的概念,也是必要的做法。

林幸榮強調,大部分學齡孩童都在學校吃午餐,飲食情形較難控制,因此家長勢必要在晚餐多花點心思,避免選用加工食材,並維持一餐至少1至2種蔬菜,採用蒸、煮及川燙等少油方法烹調。

除了運動及飲食習慣,「無菸家庭」也是世界心臟聯盟強調的重點之一。林幸榮認為,避免孩童吸入過多二手菸固然是預防心臟病的措施之一,但最主要的好處仍在吸菸者本身;「戒菸1年,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就少一半。」林幸榮解釋,「戒菸5年,中風機率與不抽菸者就沒有差別,顯示戒菸效果確實顯著。」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右)及中華民國心臟協會理事長林幸榮(左),呼籲國人應從小養成預防心臟病的習慣。(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