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8日學生攻佔立法院後,太陽花學運延燒至今已經超過十天,現場總指揮林飛帆及陳為廷兩位同學多次提到此行動為替「全民」發聲的抗爭,以3月17日張慶忠委員在立法院30秒草率通關為由,要求服貿協議條文逐條審查,當馬英九總統回應學生要求,退回立法院逐條審查時,他們又改口要求退回服貿,之後更有學生因不滿總統回應而攻佔行政院,30日又走上街頭。
事件發展至此,已經嚴重造成社會不安,影響人民生活,更甚者,親朋好友間逼迫表態,反服貿者控訴支持方「賣國」,支持方嘲弄反方「沒有競爭力」,台灣本是「民主法治」國家,人人皆可表述想法,反服貿運動走上街頭發聲,部份參與人士表明此次學運比擬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甚至將其行動上綱「革命」,以指控馬政府獨裁。
一場抗議行動若真為「全民」帶來新的希望與未來,為何還會如此撕裂人民間的情感呢?又或者本次學運僅能代表社會上的部份民意,於本人而言,林、陳兩位同學無法代表本人立場,而太陽花學運也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學生的聲音,在要求政府高層官員為此一抗爭付出代價的同時,試問同學們是否也能在學運退場後,為這些日子以來付出的社會成本負責?
向日葵的花語是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我雖願向為民發聲的學生致敬,但也期昐整場事件能夠儘早和平落幕,將監督的政府的權力交還全民,一起為了想要的幸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