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道前的拒馬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4/03/23 16:19 點閱 2980 次
太陽花學運遍地開花,不僅具現統治的正當性危機,並且是政權總崩壞的前兆。(photo by 李昀澔╱台灣醒報)
太陽花學運遍地開花,不僅具現統治的正當性危機,並且是政權總崩壞的前兆。(photo by 李昀澔╱台灣醒報)

「太陽花學運」拉長戰線,凱道前的拒馬隔開總統府的主人與人民的距離。過去常以當年參與「保釣運動」引為自豪的馬英九總統,於今,卻是站在學生的對立面,太陽花遍地開,不僅具現統治的正當性危機,並且是政權總崩壞的前兆。

當曼谷黃衫軍的帳篷街景重現台北,總統試圖依據憲法「院際調解權」規定,協商解決學生進入立法院抗爭的爭議。學生進一步號召包圍各地國民黨黨部,府方丟出無法取信於學生的「先撤再談」,並在凱道架拒馬、布重兵因應。

總統府與立法院近在咫尺,即使總統日理萬機,幾步路的距離似乎要比台北到北京還遠,馬總統不願移尊就駕回應學生訴求與之對話,原因無他,權力傲慢使然。

【總統面臨政治困境】

「權力是一種比愛情更致命的吸引力」穆納谷(Ladislav Mnacko)在《權力的滋味》一書中,借佛蘭克對「大人物之死」的反思,自忖「為什麼一個勇敢的反抗軍英雄,在取得權力、改變政局之後,會逐漸腐化墮落,成為人民的敵人?」穆納谷的答案是「權力的滋味」。正是由於權力的滋味,使得身處權力核心者,逐漸向現實妥協,為鞏固權力而與人民漸行漸遠。

第二任期總統的「跛鴨症候」(Lame-duck Syndrome)很容易因權力的焦慮生成統治者的信心危機,疲憊、自信與傲慢,讓總統及其幕僚在決策上開始犯錯。通常在遇到政策瓶頸或社會的反彈時,動輒得咎的政策,不僅曠日廢時地在修正錯誤,有時還會拒絕承認錯誤,甚至連外界對與錯的論辯都置之不理。最終,執政團隊被逼得無所是從,喪失應變能力,從而導致總統的失敗。

馬英九總統當下的處境是,除非在任內與習近平簽訂兩岸和平協定,否則他不可能成為成功的總統,目前他是遭遇麻煩的總統,而未來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任何政策失當的結果,將會轉向成為失敗的總統。遭遇麻煩的總統與失敗的總統之間的根本差異在於,前者依舊受到基本教義派選民的支持,而後者則是被自己的死忠選民所背棄。總統一旦失敗,只會加快政權崩壞的速度。

【應與學生正面對話】
當年野百合學運,前總統李登輝接見學生代表用心傾聽而能化解學潮;野莓運動結束前,則以意見領袖身份前往探視學生,並承諾協助處理集遊法。面對如潮的學運,馬總統唯有缷下權力的假面,既不願走進立法院,就只剩下在總統府與學生對話的選項,才能解消危機。這是政治領袖展現領導力,傾聽人民與學生意見的時刻,而不是隱身在鐵拒馬構築高牆的背後笑罵由他。

展望未來,馬英九總統在解決服貿爭議的同時,能夠著手處理統治正當性危機,堅守維護台灣國家主權與安全的立場,同時在所餘任期內,推展有效的重大政、經政策,帶領台灣走出經濟困局,並以兼任黨主席之位,處理國民黨黨產,徹底改革國民黨的政黨的形象,藉此穩住泛藍基本盤選民的支持,即使遭遇麻煩卻不致失敗。否則,歷史將會定位馬英九是一位失敗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