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選舉因素,亦或者想鼓勵國內婦女生育率,新北市長朱立倫以地方自治方式,去提高孕婦產檢假和陪產假,又增加了配偶陪產假二日。很快的中央勞動部,以比照公保生育給付模式,調高勞保此項給付為二個月。
這些政策改變立意良善值得鼓勵,但關鍵之處是到底有無落實的可能。因為就以提高孕婦產檢、陪產、配偶陪產假,這些在公部門中定可運作如常,可是一但到民營企業,特別是人數少的中小型企業,員工吃緊情形下,能否比照公家機關的手筆,令人懷疑。而員工為了保住飯碗自會揣摩上意,不但新增出來的假不敢多請,還會識相提早回來上班,最後便常是:看到吃不到。
同樣的勞保生育給付多一個月,那也只是不同職業上去用政策平衡,未必就能提高國內婦女生育率,這在許多縣市政府自訂鼓勵生育給予上便可看出。問題重點是,大家對未來沒信心,又或者自吃都不夠何來財力育兒?
退一步而論,生育給付是以投保薪資去計算,不是從基本工資去乘以一定倍數,光在此點便存有給付上大小眼差異,不知勞動部官員可想到此點缺失否?
其實真要問天下職業婦女,她們真正心中所關切的是台灣何時才能建立起友善婦女和媽媽的文化才是殷切盼望。懷孕可否彈性上下班,把工作帶回家做?企業和政府是否有讓家長安心的托育場所,甚至洗手間有便於孕婦如廁空間和設備。這些帶人帶心才能讓她們感受到懷孕是受到尊重和祝福。假如此點都冰冷以對,又只會用砸錢去處理,那職場婦女懷孕又和服徒刑有何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