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鳥,還是害鳥?

張勳慶 / 文字工作者 2014/02/25 19:50 點閱 3739 次
人民心中的「好可愛」心態,透過購買鳥類消費行為,背後其實是在踐踏動物生存權又助長殺戮。  (photo by jacksonlu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人民心中的「好可愛」心態,透過購買鳥類消費行為,背後其實是在踐踏動物生存權又助長殺戮。 (photo by jacksonlu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針對林務局修正「營利性野生動物買賣加工管理辦法」,將要限制不得買賣未能自行取食雛鳥,以及野鳥買賣須有合法來源證明。引發全國鳥類販售業者強烈反彈,除了認為此舉除了讓鳥街消失外,更質問林務局何來野鳥證明可以拿到。

這些販賣鳥類業者會如此激動,其實說穿了根本就是除了自身利益受損外,更重要的不安與惶恐,那是國內動物生命與生存的幕後,遭慢慢拉起布幔下露出的殘忍與唯利的嘴臉。若直接講那就是利用人們喜愛小動物心理,又或者是盲目放生需求所建立的動物販售市場,以致於在踐踏動物生命與生存下從事的金錢遊戲。

以往國內只要掀起某名犬飼養風,隨之便會有人為強制交配的凌虐式生產繁殖,再來便是任意丟棄的棄養,以及官方不斷的撲殺。同樣的,鳥類亦存有此一問題,只不過不似犬貓因體型和陸地行動會受到關心。

但真要回頭去探究,鳥類本來就是野生,政府和國人要做的事,保護牠們本有的生長與棲息處,要觀賞牠們並不是購買囚於籠中,而是去自然公園用望遠鏡或長鏡頭大砲相機拍攝。

另一個許多鳥類販賣業者可能難以公開的真相,便是就算政府不修法,要他們坦承禽鳥來源,還有整個商業運作下的上中下游方式,包括多少鳥類因此死亡受傷,及雛鳥失親下的夭折機率,都難以啟齒,這些都是國人在購買鳥類時當自省之處。

那就是人民心中的「好可愛」心態,透過購買鳥類消費行為,背後其實是在踐踏動物生存權又助長殺戮。不要忘了今日鳥類、明日人類這句老話,若不能尊重動物生命,我們也很難建立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