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記憶 龍應台邀企業家故事

賴義中 2014/02/19 17:39 點閱 2683 次
文化部長龍應台19日出席三三會2月例會,和與會企業家握手交流、致意。(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文化部長龍應台19日出席三三會2月例會,和與會企業家握手交流、致意。(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文化部長龍應台向企業家演講表示,記憶的「抽屜」才是國家歷史的源頭。龍應台說,文化部正著手收集台灣不為人知的口述歷史,希望能在10年後建立完整的「國民記憶庫」,讓人民看見真正的歷史。有企業家問如何進行?她建議,企業家可以在生日當天,帶著照片去錄下生命故事和家族歷史。

龍應台19日出席三三企業交流會2月份例會,以「因為有記憶,所以有國民」為題向與會企業家進行演講。

「誰才是真正的台灣人?」龍應台說,台灣人的認同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各種零碎記憶面貌的組合,屏東的洋蔥農、原住民或外省老兵都是台灣人故事的一部份。她說,她在《大江大海》出版後,許多與她同輩的讀者來信表示,曾對父祖輩的記憶不屑一顧,讓這些故事一直封存在「抽屜」裡。

龍應台說,以前的歷史是偉大人物史和政治史,因為贏家和當權者掌握了敘事權利,但真正的國史應源自國民個人的生命記憶,和孩子去爬山、游泳、赤腳抓魚的記憶才是歷史。

她說,文化部已著手推動建立「台灣故事島『國民記憶庫』」,下鄉採集口述歷史,民眾也可以帶著長輩前來錄影,拉開每一個塵封的抽屜,記錄下各種不同的故事;當這些故事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能成為國內文化工作者撰寫劇本、小說、繪製動漫畫的最佳題材庫。

她舉蒲公英的根為例,說明產業數字、物質生活、矛盾、焦慮和抗爭都只是地表上的結果,原因在於台灣人對根的認識不夠深,沒有帶著謙卑的心去瞭解,若沒有根,表面的成就只是空虛的。她說,有記憶才有國民,有國民才能夠談團結。

與會企業家全神貫注聆聽之餘,也提問互動。有企業家問,小抽屜能否變成大抽屜?龍應台說,台灣人的記憶從長白山、長江、黃河一直來到濁水溪,只要時間夠長,國民的心中一定會有共識圖像,是無關政治力、由下而上自然生成的結果。

三三會副理事長、也是龍應台成大學長的林蒼生也詢問龍應台能否推薦一本書來談認同?她說,談認同需要很多本書,和容納了相異觀點及立場的抽屜,只要心中懷著包容、尊重和體諒,就一定能超越政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