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中旬以來,西方先進社會輿論突然爆發一股「唱空潮」,立即席捲了前幾年風光一時的新興市場。
2014年1月23日,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南非蘭特、巴西黑奧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相繼大跌,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更出現單日暴跌逾15%的大異象。這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動盪,不啻給予2014年原本可能大好的全球經濟,當頭潑下了第一盆冰水。
【全球復甦動力的破滅】
國際資金加速撤離新興市場經濟圈,加上美、中兩大經濟體的製造業部門都有減弱,導致北美及亞洲股市,在一月底二月初農曆春節前後期間,相繼湧現狂亂賣壓。
這波急遽動盪已然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全球股市紛紛下挫,而伴隨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競跌」的,是國際資本的恐慌性外逃。
單單是2014年1月份最後一個星期內,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抽離的國際資金,就超過了63億美元,金額之高創下前所未見的新紀錄,而其中更以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s)所贖回的資金,就占了50億美元,亦即80%都是。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最近預計,2014年新興市場經濟圈的總資金流入規模,下降幅度可能超過3%而來到1.029兆美元,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僅僅投資於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股市的資金,其流出量就高達170億美元。這可謂是過去5年來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所遭遇最差勁的新年開局情勢。
國際機構已開始認定新興市場經濟體,已不太可能繼續扮演「全球復甦成長動力源」的夢幻角色了。
【脆弱五國的新恐慌】
阿根廷事件一爆發,立即壓迫印度、土耳其與南非央行即時大幅提高利率,以阻止國際資金的落跑;印、土、南非,再加上印尼、巴西這五個國家,馬上為此而被冠稱為2014年全球「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因為這五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共同特徵都是:高度仰賴外國投資資金以融通進口,以及可能隨著2014年都各自的全國大選而來、長達數月的政治動盪期;當下所迫切需要的改革,恐怕都會因此失去支撐力道。
再加上,過去一個月間泰國與烏克蘭兩國所爆發的政治爭議性的激烈示威、抗議事端,且皆已持續數周之久,尤難見到任何轉緩平復的契機,更讓國際投資人難以對新興市場經濟的動盪視而不見。
事實上,除了股票基金恐慌升高之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債券市場風險,也同樣在加速飆高,在一月底的被贖回金額,也創下了2013年第二季末以來的最高紀錄。
【美中頹勢加深危機感】
2014年2月3日國際供給管理協會(ISM)公布1月份美國製造業指數從56.5暴減至51.3,而與中國製造業與服務業PMI指數雙雙下滑趨勢遙相輝映,這種全球兩大經濟齊步下滑的窘態,當然立即招致國際投資人,恐慌地棄守風險可能轉高的股市,轉而擁抱傳統「安全資產」。
而究竟這樣子的轉變,是會更加速新興市場經濟圈「資產泡沫問題惡化」,或是可以增進「資產泡沫問題穩定化」,正是國際研究機構所要新生聚焦正視的新課題。
【台灣「保三」新挑戰】
在管中閔領軍的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新年對外經濟發展大規劃中,原本就寄予新興經濟市場極高比重的新願景期待,但就在馬年新春假期的震盪,恐怕影響的不止是出口外銷的開展,更會挫折了2014全年經濟「保三」的「夢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