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歲次甲午。全球安全情勢,從歐洲、中東到東南亞依舊動亂不止,國際公認最緊張的地區,當數東北亞。
東北亞情勢在中日隔空放話之下,區域安全受到矚目。今年適逢甲午戰爭120週年,中日之間是否會因新仇舊恨,激化民族主義,導致釣魚台主權爭議,從虛張聲勢的冷和演變成兵刄相向的熱戰,比較令人擔憂。
【中國展現企圖心】
崛起的中國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在東海劃設防空識別區、強化海軍戰力、航母遠洋演訓,展現與美國分享太平洋海權的實力;安倍政府修憲增兵、加強軍備、參拜神社不只得罪中國,也惹惱南韓;中日對峙下,美國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既要與中國建立大國關係,卻又必須提防中日再戰,只能穿梭外交試圖化解緊張局勢。
南北韓之間的宿仇,並未隨著新的領導人上台有緩解跡象。在全球潛在動亂地區,北韓成為國際政治的發火點(flash point),核武問題被視為最有可能引發戰爭危機的關鍵因素,更牽動著東北亞的和平與安全。
在戰略上,半島具有投射海權的跳板,以及前進大陸的灘頭堡的兩面刃的地理特性。核武的北韓,以核武操作恐怖平衡,制約區域內相關國家做出反應,不論是恫嚇開戰或是試射飛彈,都會引發朝鮮半島緊張情勢。
【區域平衡埋變數】
繼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後,北京當局正計畫在南海設定防空識別區,一旦確定涵蓋範圍,隨時會對外宣布。以中國主張在南海可以行使的管轄權範圍是「在南海整個海域以九條線圍成的『U』字形九段線」的範圍來看,未來南海防空識別區將以中國實際支配的西沙群島為中心。
從海南島、廣東的空軍基地,以及西沙永興島(三沙市)為北南雙中心點,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幾乎涵蓋南海所有空域。此舉勢必引發越南、菲律賓的不滿,為區域軍事衝突預埋不確定因素。
菲律賓政府與菲南分離組織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在吉隆坡簽署「正常化附件」和「莫洛國水域補遺」協議,莫洛國邁向菲律賓「國中國」之路再往前推進一哩路,但是遭到穆斯林叛軍莫洛伊斯蘭自由鬥士(BIFF)強烈反對,持續在菲律南部省份製造動亂,為菲南和平投下變數。
【泰國難致穩定】
泰國反政府示威「封鎖曼谷」行動,非但未隨著國會選舉停止,反而激發反對黨強力杯葛選舉。支持和反政府群民爆發流血衝突,損害這場選舉的可信度,且無法讓兩極化的泰國恢復穩定,總理盈拉爭取連任之路,將更為坎坷難料。
在最終分析上,東亞地緣政治板塊正隨著甲午年到來伺機而動,東亞諸國任何一方的政治變遷,將牽動競合關係的變化,以及區域平衡。可以確定的是,一旦趨動板塊運動,震波隨時會擴及台灣,將要求著台灣重新界定西太平洋地緣戰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