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0年後 年逾2千萬人罹癌

李昀澔 2014/02/04 15:36 點閱 3596 次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在世界癌症日前,公布新版《2014世界癌症報告》指出,2030年時全球每年恐有逾2千2百萬人罹癌。(photo by國際癌症研究署官方網站)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在世界癌症日前,公布新版《2014世界癌症報告》指出,2030年時全球每年恐有逾2千2百萬人罹癌。(photo by國際癌症研究署官方網站)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如果民眾再不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至2030年時,全球每年恐有逾2千2百萬人罹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在2月4日世界癌症日前,公布新版《2014世界癌症報告》,該報告呼籲各國政府加強早期篩檢及禁菸、鼓勵運動等國民健康生活宣導,否則未來癌症導致的死亡人口及耗費的醫療支出,將成為全球各國都難以承受的負擔。

【肺癌乳癌比例最高】
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自2003年開始出版《世界癌症報告》,最新第3版由40國、超過250名學者共同參與編纂,整合各國臨床診斷及癌症死亡率統計數據,並據此提出改善方針。

該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患者比例最高、同時也是男性患者比例最高的癌症是肺癌,每年新增180萬人,乳癌每年新增170萬人,是排行第2、女性患者比例最高的癌症,總排行第3的癌症則是大腸癌,每年新增140萬人;可怕的是,在2008年時,全球新增癌症患者逾1千2百萬人,至2012年已近1千4百萬人,IARC預測,至2030年時將達到2千2百萬人。

【癌症醫療支出驚人】
節節升高的罹癌率,意謂著每年癌症死亡人數,將從2012年的820萬人,增加至1千3百萬人;另一方面,2012年時全球耗費在癌症醫療的支出達1兆6千億美元,在20年後罹癌人數可能成長5至7成的狀況下,癌症恐將拖垮各國醫療體系。

IARC主持人克里斯多福懷爾德表示,各發展中及未開發國家面臨的狀況更形險峻,包括非洲、亞洲、中南美洲等較落後地區,新增癌症患者人數占全球60%,癌症死亡人數占全球70%;懷爾德指出,落後地區的常見癌症常與感染性疾病有關,例如人類乳突狀病毒引起的子宮頸癌,或是與飲食及生活方式相關,例如工業廢氣及菸害導致的肺癌,以及過度仰賴加工食品導致的大腸癌。

【普及篩檢 早期診斷】
「癌症相關的醫療技術,近年來確實進步許多,」懷爾德說,「但若欠缺預防及早期診斷的有效措施,實難降低新增罹癌人口。」《2014世界癌症報告》主編之一的伯奈德史都華強調,除繼續開發各類癌症早期診斷的方法外,各國都應該啟動大規模的篩檢,「這或許會花很多錢」,史都華說,「但與未來持續飆高的癌症醫療費用相較,這樣的投資絕對值得。」

事實上,該報告提出的多項建議並不困難,除提倡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外,加強菸害防制政策仍是各國刻不容緩的要務。該報告並建議,減少肥胖人口也能採用類似提高菸稅及菸捐的方式,例如增加含糖飲料的課稅;而接種B型肝炎及人類乳突狀病毒疫苗,仍是臨床上最有效的措施。

【國健署推防治計畫】
癌症已連續31年盤踞我國國人死因首位,占每年總死亡人口的28%;衛福部國健署自2005年推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至今將邁入第3期,國健署也在4日公布施政計畫,主要重點包括改善國人肥胖、飲食不正常與運動不足等問題,並繼續推廣具預防效果的癌症篩檢,現階段政府補助子宮頸癌、口腔癌、大腸癌及乳癌篩檢,其中口腔癌與大腸癌將是第3期預防重點。

另一方面,有鑑於在診斷出罹癌3個月後,仍然沒有接受治療的患者竟高達18%,其中以肝癌患者的34.8%最高,國健署將推動「癌友導航計畫」,以「不錯失任何一位可治療的癌症患者」為目標,除早期發現並治療外,也將加強對晚期患者的安寧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