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紀念館擴建 歷史現實意義大

彭書穎 2014/01/27 12:55 點閱 3093 次
1985年開始建設「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經兩次擴建後成為包含展覽集會區、遺址悼念區、和平公園區和館藏交流四區的紀念館。(photo by 維基百科)
1985年開始建設「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經兩次擴建後成為包含展覽集會區、遺址悼念區、和平公園區和館藏交流四區的紀念館。(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彭書穎綜合報導】為紀念日軍屠殺34萬人慘劇而成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年12月宣布擴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在26日的擴建記者會中表示,新館將展示多件首度曝光的文物及史料,以及當年國軍擊斃的日軍將官名單等。他強調,紀念館的擴建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除紀念大屠殺及抗戰勝利外,也回擊日相安倍多次對中國不友善的言論。

據1946年2月15日成立的南京軍事法庭認定,發生於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日軍的集體屠殺有28案、死亡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經慈善機構掩埋的屍體有15萬餘具,總共屠殺的人數超過34萬人,屠殺事件震驚全球。

為紀念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南京市於1985年開始建設「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經兩次擴建後成為包含展覽集會區、遺址悼念區、和平公園區和館藏交流四區的紀念館,年平均參觀人次超過6千萬人。去年12月宣布再次擴建,新名稱暫定為「中國戰區勝利紀念館」。

朱成山指出,南京既是大屠殺慘案的發生地,也是侵華日軍投降的見證地,1945年9月9日的中國受降簽字典禮就是在南京舉行。因此,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擴建同時具有歷史與現實意義,除強調「勝利」的史實外,也針對日本首相安倍近年來否認日軍侵華事實的言論,做出「有力回擊」。

新館籌備記者會中也展出許多首度曝光的珍貴文物及史料,包括參加當年南京保衛戰的特務連長郭學理之子提供的「國軍擊斃日軍將官名單」,以及哈爾濱市民捐贈的「南京入城日本旗」及日本軍刀。其他還有日軍投降時遺留的斧頭、飯盒,國軍抗日獲頒的勳章等文物。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擴建預計於2015年9月完工,擴建後的「中國戰區勝利紀念館」全區面積為2.5公頃,內含佔地8千平方公尺的紀念館,以及「勝利廣場」與「勝利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