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美國「圍堵」戰略的再定義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4/01/16 19:20 點閱 5011 次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戰略目標指向中國,最終重現冷戰期間「圍堵」蘇聯的地緣政治佈局。太平洋雖大,卻容不下中國,制約中國維護戰略利益才是美國重返亞太地區的目的。

戰後美國「圍堵」(Containment)外交戰略始於喬治.肯楠 (George F. Kennan)的〈長電報〉,並以此為基調,於1947年7月,以「X」匿名在《外交事務》期刊上發表〈論蘇聯行為的根源〉,認為要擊敗蘇聯就得採取堅強圍堵的政策,建議美國應從政治、經濟、軍事及意識型態各層面遏止蘇聯的對外擴張。「圍堵」一詞首度出現。

【構築海域防線】
美國作為一個太平洋沿岸的國家,與亞太地區海洋秩序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至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期間,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擊敗日本,以及隨後進佔日本,確立美國軍事強權地位;與此同時,肯楠依據史派克曼「邊緣地帶」(rimland)論,主張美國應聯合海洋民主國家,在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構築圍堵大陸共產勢力外侵的戰線,阻止東亞大陸勢力進入西太平洋海域的防線。

2003年3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到2010年國務卿希拉蕊宣告「重返亞洲」為止,其戰略佈局以全球反恐戰爭(Global War on Terror, GWOT)為中軸,加上北京不斷強化向南海和太平洋投射軍備的能力,朝向海洋霸權擴張,此舉非但使得亞太安全情勢失衡,且已威脅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洋戰略目標。
假想敵直指中國

因此,美國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後,在假想敵的想定上就直指中國,以亞太地區「再平衡」為主軸,規劃歐巴馬政府的戰略轉向。

美國與西太平洋諸國的合緃連橫,完全為執行重返亞太戰略、圍堵中國的軍略意圖至為明顯。華府新圍堵政策雖然攸關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利益,相對也具有高度的地緣政治風險。

其一,圍堵政策可能刺激北京加速國防現代化計畫,特別是擴展航母艦隊,將軍備競賽導入亞太地區,增強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地緣政治發火點(flash point)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區域聯防有缺口】
其二,基於國內政治、經濟的壓力和需求,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諸國,在國家整體利益考量下,可能不主動與美國同步圍堵中國,造成美國與各相關國家區域聯防關係的破口;其三,圍堵必然激發北京更大反彈的力道,針對由美國主導的多邊國家組織的安全議題,最終祭出關閉大陸市場的強硬手段,造成依賴中國經貿國家的壓力,同時也會損及華府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利益。

冷戰時期兩極國際體系軍備競賽殷鑑不遠,北京也洞悉美國與西太平洋諸國「圍堵」的戰略意圖,中國已非吳下阿蒙,必然挑戰戰後美國主導的西太平洋海洋秩序;美國「重返亞太、圍堵中國」與中國「造艦圖強、突破島鍊」的地緣戰略佈局,將重新界定亞太地區和平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