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我國新生兒全面接種卡介苗行之有年,確實降低結核性腦膜炎發生,但仍偶有疫苗不良反應受害案例。立委田秋堇8日聯合病童家長召開記者會指出,卡介苗接種確有必要,但醫界對發生率為百萬分之55的疫苗不良反應必須提高警覺,避免被誤診為腫瘤的情況發生。衛福部政務次長林奏延表示,會提出更完善的心理輔導及復健支援等計畫。
【卡介苗預防腦膜炎】
我國新生兒多在出生後24小時至1個月內接種卡介苗,以避免因感染結核菌而引發致死率極高的結核性腦膜炎。通常在接種後1至2周會在傷口處產生結癤,2至3個月後就會癒合。由於卡介苗是減毒活菌疫苗,在體內潛伏3年後仍具毒性,一般較常見的輕微不良反應是在腋下或鎖骨周圍的淋巴腺發炎或化膿,嚴重者可能發燒,並在胸骨、脊椎等關節處產生膿瘍,甚至造成骨骼受損。
台灣2008至2009年間因接種卡介苗導致骨炎與骨髓炎的嬰幼兒,每百萬人中約有55例,近3年因卡介苗不良反應申請接種受害救濟者約25至30人。林奏延表示,過去難以辨別感染性結核病與卡介苗不良反應,造成治療上極大困擾,疾管署雖在2004年時開發出可區分兩者的分子檢驗方式,但這些極少數產生不良反應的幼兒難以在接種前驗出,多是症狀發作後才發現,且極易被診斷為腫瘤。
【目前無替代疫苗】
疾管署防疫醫師詹珮君指出,美國首富比爾蓋茲長年挹注經費研發毒性更低的結核菌疫苗,但目前臨床實驗都告失敗,因此仍必須承擔卡介苗風險。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表示,現階段小兒科醫師都已建立相關概念,在處理5歲以下患者時,都會特別注意卡介苗不良反應的可能;田秋堇則建議,外科、骨科及腫瘤科醫師也必須建立對不良反應的認知,避免患者接受錯誤治療。
田秋堇強調,除醫師及家長外,基層衛生單位也應建立對卡介苗不良反應的處理流程;她曾接獲民眾投訴表示,向地方衛生所諮詢不良反應的求助及申訴管道,卻獲得「上網查看看」的回應,顯示基層防疫措施未盡落實。
另一方面,部分因卡介苗不良反應造成骨骼受損的孩童,必須長期穿著所謂的「鐵衣」,卻無法申領殘障手冊;詹珮君解釋,通常發生智能發展遲緩等後遺症者都能申領殘障手冊,但骨骼受損等發育問題由於可被治癒,因此她認為後續復健及社福方面的補助更為重要。林奏延也承諾,會與衛福部轄下社會救助司、心理健康司及教育部研擬相關輔導計畫,以協助病童及其家屬長期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