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偏鄉病歷電子化 全面啟動

李昀澔 2013/12/19 16:07 點閱 2871 次
桃園縣復興鄉衛生所主任林德文,示範偏鄉醫師如何運用雲端電子病歷系統,調閱患者在平地醫院的住院病歷等資訊。(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桃園縣復興鄉衛生所主任林德文,示範偏鄉醫師如何運用雲端電子病歷系統,調閱患者在平地醫院的住院病歷等資訊。(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全台48個偏鄉衛生所的電子病歷系統,已全數建置完成!衛福部從101年底開始推動偏鄉電子病歷先導計畫,目前48個山地、離島偏鄉衛生所都已加入;未來居民的門診紀錄、住院病歷、檢驗報告將可透過雲端,同步由衛生所及平地醫院接收。衛福部長邱文達表示,現階段已有260家醫院加入電子病歷互通計畫,2年後將擴大至5百家醫院及2萬家診所。

我國山地、離島居民約有36萬5千人,占總人口的1.6%,卻散布於占土地總面積44%的48個偏鄉,當地居民就醫極為不便。衛福部山地離島科長李玉蕙指出,1名嘉義縣阿里山鄉民眾,來回山下聖馬爾定醫院一趟,所需費用至少新台幣1千9百元,但在電子病歷啟用後,每年減少40萬人次「下山就診」,粗估可省下7億6千萬元。

衛福部資訊處長許明暉表示,全國建置電子病歷互通系統的經費約為10億元,卻能夠有效解決偏鄉醫療資源缺乏、民眾重複用藥,以及紙本病歷存放與使用不易等問題。桃園縣復興鄉衛生所主任林德文認為,電子病歷在衛生所及醫院間的「雙向」交換功能,讓偏鄉居民在當地衛生所就診、到平地醫院做進一步診療,以及後續回診時,其就醫紀錄都可以透過雲端電子病歷,交由醫師妥善運用。

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副院長廖學志指出,該院雖然在阿里山設有與院本部24小時連線的醫療站,醫師在山上使用院內病歷不成問題;但在巡迴醫療,或到比衛生所更低階的各地「衛生室」巡診時,醫師要調閱病歷就非常不方便,「事實上,不只偏鄉居民,一般民眾也有雲端電子病歷的需求。」廖學志解釋,許多偏鄉都是觀光景點,雲端電子病歷也能提升觀光客就診的效率。

「原住民普遍有痛風的症狀,而且習慣下山到處看醫生。」苗栗縣泰安鄉衛生所主任康孝明說,他常常遇到患者痛風發作時,先吃第一家醫院開的藥,如果疼痛難解,就再吃第二家開的藥,「但其實都是作用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藥。」康孝明強調,透過雲端電子病歷,醫師就能瞭解患者的用藥紀錄,避免重複用藥的情形,更重要的是,類似的現象不只發生在偏鄉,在全台灣都面臨相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