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砍年終 無助景氣回春

林建山 / 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3/12/18 08:56 點閱 1957 次
台灣經濟之所以悶,實乃源自於自我經濟動能的衰減退落。圖為創造台灣經濟奇蹟要素之一的營建工程一景。(photo by ( Kyle~)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經濟之所以悶,實乃源自於自我經濟動能的衰減退落。圖為創造台灣經濟奇蹟要素之一的營建工程一景。(photo by ( Kyle~)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持續悶經濟的不佳表現,讓2013年11月21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經濟部及所屬單位103年度預算時,藉勢通過刪除經濟部長張家祝來年1.5月年終獎金的半數,另一半凍結,必俟經濟好轉再經立法院同意後乃得發給。經濟部長月薪19.5萬元,年終獎金1.5個月為29.25萬元。

這項「減半凍半」的決議,依現下台灣經濟發展態勢,已形同「全部刪除」經濟部長的年終獎金。緊接著12月上旬的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也幾乎用了相同的理由,刪除了自謂為「爺們」的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的年終獎金。

民意機關用刪除經濟部長與經建會主委全數年終獎金的用意,看是要強逼經濟部長與經建會主委2人把經濟搞好,把景氣向上拉抬起來;但問題是,究竟促致今天台灣經濟沉淪頹退的原因,是國家經濟發展作戰司令官張家祝與作戰參謀長管中閔的怠惰不力所肇致?

抑或是台灣經濟表現良否,與乎景氣好壞,祇須經濟部長與經建會主委二人二機關的努力用心,就足以提振得了?抑或此二人二機關就足以承擔得起經濟興衰的完全責任?

【造餅機制空洞化】

世界金融海嘯危機以來,台灣經濟之所以悶,實乃源自於自我經濟動能的衰減退落,以及其最為關鍵依存的對外競爭力之軟弱滯後。背後所代表的其實是長期以來台灣「分餅機制」過度發達,而「造餅機制」卻已空洞化的現實,以致國內投資持續減退超過了25年,工商企業部門為之急遽萎縮僵滯、就業機會因此負數成長、國民消費能力及消費意願亦無法提振,也因為國內投資的量與質俱告衰減,不但肇致國家生產能量嚴重挫退,研發創新相對國際社會,也大為落後。

對照於近鄰南韓十年來在這些方面的大步躍進狀況,台灣自然顯得尤其遜色,在沒有增加生產,沒有創新與升級進步的情況下,對外經濟部門乃至整體經濟社會的全球競爭力,根本無以提升,甚至祇有嚴重退化;當台灣經濟之85%所必須依存的外需市場,已然被他國所領先攫奪或取代之時,失卻了活水挹注的台灣經濟,不悶不滯也難。

【保護主義無限上綱】

質之根本,會肇致台灣成為「無從增進投資營運之島」或者是「已然不值得投資營運之島」的關鍵變數,並非是經濟主政部門的用心努力不夠,而事實上是因為「過度強勢」並且執有「絕對否決權」的社會關聯部會、民粹關聯部會,在過去十數年來,每每「無限上綱」地超限動員操弄「追求極致公平正義」以及「絕對弱勢貧窮者至上主義」。

所衍生出來具有高度「台灣本土特色」的純粹環境保護主義、純粹勞動保護主義、純粹消費者保護主義、純粹社會/社群保護主義、純粹安全保護主義、極端民粹保護主義,正由於這些「非經濟部會」的強勢堅持,以及每每動員的超限度否決權,遂致完全扼殺了經濟部門的前瞻企圖心與務實執行力。

倘若這個社會真要糾舉並懲瑟肇事阻礙、壓抑宕延台灣經濟永續成長的禍首,無論如何之算計排比,經濟部長與經建會主委二人二機關,都不可能、也更不應該會是。

【經建機關難作為】

若果真要究諸終極,恐怕是日日天天都在干擾、破壞,或者橫生行政障礙、框限國家治理執行力的民意代表及立法部門,才是最應該被嚴厲制裁懲罰約束的「關鍵負向變數」呢。

在1980年代之前,經濟部與經建會都是,最有能力與條件帶動國家進步發展,讓台灣創新經濟得以競爭馳騁全球市場的火車頭部門,以致幾乎每一任經濟部與經建會首長都是堪當「創新台灣奇蹟」的第一號舵手,領軍打出天下的英雄。

可是自從李登輝掌政,大力崇榮「民粹第一」「民意代表至上」政策之後,經濟部與經建會都已被制約框束成為「無能作為」、「無以作為」機關,而經濟部與經建會之首長,則則早已成為祇能「聽訓道是」的「難能難為」弱雞,完全不再能夠展現當年「國之大臣」所普遍具備的魄力氣勢與器識風骨。

不僅此也,現在,卻竟還必須要被逼壓成為擔當起悶經濟罪人的祭旗冤大頭,直是天地無理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