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識抬頭 紀錄片揚眉吐氣

李昀澔 2013/12/01 21:45 點閱 2999 次
紀錄片《拔一條河》導演楊力州表示,公民意識抬頭激盪之下,讓台灣紀錄片在商業片當道的院線電影中殺出一條血路。左起《一首搖滾上月球》黃嘉俊、《拔一條河》楊力州、《看不見的跑道》章大中。(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紀錄片《拔一條河》導演楊力州表示,公民意識抬頭激盪之下,讓台灣紀錄片在商業片當道的院線電影中殺出一條血路。左起《一首搖滾上月球》黃嘉俊、《拔一條河》楊力州、《看不見的跑道》章大中。(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2013年是台灣紀錄片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有11部片上院線戲院播映,而且第1次有紀錄片創下破億票房(《看見台灣》)。1日下午,包括《一首搖滾上月球》黃嘉俊、《拔一條河》楊力州、《看不見的跑道》章大中、《台灣黑狗兄》賀照緹、《不老騎士》華天灝,以及《無米樂》莊益增等6位紀錄片導演齊聚,分享紀錄片如何在商業中殺出重圍,彰顯「真實」的價值。

「我拍片的想法改變了,因為我發現台灣社會越來越能接受較嚴肅的議題。」楊力州過去的作品,包括《奇蹟的夏天》、《青春啦啦隊》、《被遺忘的時光》,內容大多平鋪直敘,故事也不複雜,多走熱血、溫馨等較為「討好」的路線;但在《拔一條河》中,楊力州大膽地採用較為迂迴的方式來說故事,也試著藉由劇情,讓觀眾了解「故事背後」的故事。

《拔一條河》表面上講風災、偏鄉兒童,但楊力州更想點出的,是台灣越來越多的「新移民」問題;楊力州解釋,紀錄片導演在某一種程度上,就是透過影像,將較少人注意的公民議題拋給觀眾,「2013年可說是台灣公民運動近年來最蓬勃的一年,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願意花錢進戲院看紀錄片。」

「3年前,紀錄片仍被當作票房毒藥。」楊力州回憶起拍攝描述失智症患者的《被遺忘的時光》之初,曾有朋友告訴他,「紀錄片、老人、疾病,電影市場最討厭的3大元素你都有了,這片子一定賠錢。」但《被遺忘的時光》硬是成為該年度華語院線片票房第6名,「第5名是甄子丹的《關雲長》,第7名是《倩女幽魂》,」楊力州笑言,「我們贏了鬼、輸了神,但我當時就知道,台灣紀錄片是有市場的。」

另一方面,《被遺忘的時光》在票房上的異軍突起也顯示,台灣紀錄片的製作者與觀賞者,都已經具備一定的素質,但行銷、贊助的思維還停留在過去;莊益增認為,影片本身是導演的任務,但接下來的商業行為,都應該交由其他專業分工,「拍片的時候,導演不能去想到觀眾喜不喜歡、上不上院線、甚至票房好不好,否則就違背了因為感動而拍片的初衷了。」

章大中解釋,紀錄片與商業片從策劃到拍攝,都有本質上的差異;他決定跟拍「超馬媽媽」邱淑容的時候,一廂情願地認為可以拍到一個立志向上的故事,「想不到整整1年,她根本動彈不得。」章大中說,「我當時只想到片子應該拍不成了,哪想得到後來可以上院線。」

楊力州指出,紀錄片與商業片理論上不應該在同一個戰場上「廝殺」,「紀錄片的主題多屬公民議題,所以電視才是最理想的舞台。」章大中也認為,對《看不見的跑道》來說,他本來就希望拍出一部激勵人心、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說不定在校園巡迴,會比在院線上映更有意義。」

「紀錄片的拍攝比商業片多了許多不確定性。」黃嘉俊說,「在台灣,要長期經營一部紀錄片根本不可能。」黃嘉俊指出,申請各種政府補助,都必須在2至3年內繳出作品,「這樣的補助模式,還是屬於商業片的思維。」莊益增則表示,紀錄片還是需要時間來「磨」,「否則有時候剪出來成品不滿意,只好把錢還給政府。」莊益增說,「或是片子交出去了,但自己感到很羞愧,都是紀錄片工作者最常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