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香港本土意識 《主場新聞》夯

羅佳旼 2013/11/18 13:48 點閱 3119 次
主場新聞2012年以「立法會選舉勝算分析」網頁,呈現立委選戰狀況。 (photo by 《主場新聞》網頁)
主場新聞2012年以「立法會選舉勝算分析」網頁,呈現立委選戰狀況。 (photo by 《主場新聞》網頁)

【台灣醒報記者羅佳旼綜合報導】標榜「我城、我觀點、我主場」的香港新聞網站《主場新聞》,一年前由蔡東豪、劉細良、梁文道、宋漢生創辦,很快的就在網路新聞界闖出格局。標榜新媒體人應是新聞資訊的「策展人」(Curator),從篩選資料、收集、組織策劃訊息,再將其送到讀者面前,毫不避諱是否違反中立,只寫出「有觀點」的新聞。

《主場新聞》師法美國著名網站《赫芬頓郵報》(集結逾3000名在各專業領域上有專精的作者撰文),創辦人蔡東豪說,3年前我們發現有趣的傳媒《赫芬頓郵報》,用新聞部落格的方式顛覆傳媒,他們寫下具觀點的新聞,旗下記者還奪得普立茲獎。蔡東豪說,「三人都覺得《赫芬頓郵報》太妙了,希望也能有香港版本。」

蔡東豪表示,自己首先有個金融中心版的初想,找來具豐富傳媒經驗的余家輝、鍾沛權一起合作,金融中心版做了一年後,蔡東豪說,「我們證明了觀點的重要,聚集一群有料、有內容的人寫觀點新聞,產生了神奇效應,創造了媒體個性與風格。」因此,主場新聞有了自信心的開拓基礎。

臉書是《主場新聞》最重要的傳播管道,鼓勵香港人透過社交網路成為「自媒體」,創辦人劉細良說,希望每位讀到《主場新聞》的人,透過自己的臉書評論並轉載分享推薦的訊息,每個臉書使用人都是傳媒,篩選、評論「主場新聞」的訊息,表達自己的觀點。建立起香港人的「主場意識」。

劉細良說,「過去一百年,來香港的人盡是過客,從太平天國到中共執政後的大逃亡,多是以難民的身分到此,沒把香港視為深耕之地。」我們這一代在香港出生,在香港長大,逐漸形成一個本土意識,會有一種新觀點。因此,創辦《主場新聞》揚起「我城、我觀點、我主場」旗幟,希望扭轉過去的客座心態,將香港變成香港人的主場。

「和別家新聞網站最大不同是,我們每天都在根據讀者使用習慣改版。」《主場新聞》前策略經理方嘉誠說。主場新聞的網站技術,會依據用戶每天的瀏覽數據,微調網站設計,目的是根據讀者不同的閱讀習慣,展示不同的新聞網頁。

讀者的喜好牽動《主場新聞》編輯團隊的新聞內容選取,將「吸引」、「迎合」作為標準,同時也希望把讓人覺得悶、卻又很重要的新聞題材,用新媒體的創意特性,以更容易讓民眾較能接受的報導方式呈現,例如先前以「賭局」的概念製作「立法會選舉勝算分析」,以互動方式追蹤2012年立委選情,贏得市場關注,成功打響了知名度。

《主場新聞》不追求突發新聞,新聞不單純進行報導,有眾多「博客」撰寫評論觀點。劉細良指出,「傳統新聞追求『突發新聞』,新媒體做的是『即時觀點』。」新聞發生後也同時呈現觀點,堅持新聞獨立,不隱藏議題的處理每條新聞。

香港資深媒體人陳先生受訪指出,「《主場》想寫即時觀點的理論很好,但執行時,始終無法跳脫突發新聞的限制,畢竟要寫出即時觀點並不容易。」

被中國列為反對派的《主場新聞》常與親中媒體隔空交火,近日主場新聞指出,親中媒體《文匯報》、《大公報》挺中聯辦是干預香港事務,香港《文匯報》與《大公報》也大肆回擊批評。《文匯報》說,「《主場新聞》根本不算是新聞,只是散播謠言,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大公報》則引用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乃強之言,批評《主場新聞》新聞與評論不分家,對新聞事實毫不尊重。

對此,《主場新聞》發表「文匯大公連續3日轟《主場》」一文,列出批評文章,號召網友支持,獲得網民力挺,「主場是不是反對派喉舌自有公論。大公文匯是中共喉舌則是眾所周知的了。」網民Por Lam說。網友Timothy也表示,「證明主場新聞走對路線,我鼎力支持!」,亦有網民建議,大公文匯也可以開一份《主主場新聞》,相信有助不同意識形態陣線交流意見。

延伸閱讀:獨立媒體專題

  1. 南韓:《打破新聞》揭弊 韓民集資相挺
    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18-WzHz

  2. 香港:形塑香港本土意識 《主場新聞》夯

  3. 法國:法國《拴鴨》鳴 政界聞風喪膽
    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18-Wa8t

  4. 中國大陸:對官媒失望 中國「自媒體」成趨勢
    http://anntw.com/articles/20131119-V-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