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輔助科普 三節目敲響金鐘

陳正健 2013/11/11 18:18 點閱 3562 次
《流言追追追》和《成語賽恩思》主持人小兵、邵庭和亞里之合照留影。(Photo by 陳正健/台灣醒報)
《流言追追追》和《成語賽恩思》主持人小兵、邵庭和亞里之合照留影。(Photo by 陳正健/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台北報導】科普節目也能敲響金鐘!《流言追追追》主持人邵庭分享節目製作故事說,有1集節目要證實究竟會飛的是公蟑螂或是母蟑螂,在錄影時被要求用防水膠帶、棉花捕抓了20隻蟑螂,嚇得她花容失色、當場崩潰飆淚。國科會於11日表揚公視的《流言追追追》、《成語賽恩思》和原金國際有限公司的《再探飛鼠部落》等三個節目,分別奪得今年金鐘獎的「科學節目獎」、「兒童少年節目獎」及「動畫節目獎」。

國科會副主委牟中原11日表示,大眾知識的獲取很重要,所以國科會每年都資助與科普有關的節目,希望國人多看看這些科學節目,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與理性,並藉此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公視總經理曠湘霞說,科普節目雖只有短短半小時,可是背後的製作過程非常辛苦。這類型的節目製作不容易,還需花心思將艱深難懂的科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而且這類題材在商業電視台也難以生存下去,幸好有國科會這個「伯樂」,願意支持公視製作這兩匹「良駒」。

《流言追追追》節目透過科學實證和親身探索的方式,釐清流言的迷思,讓兒少觀眾建立判斷真相的能力和習慣。每集都會透過專家學者協助,挑選廣為流傳的流言或傳聞,先試擬理論方向,繼而設計有趣的實驗或追蹤體驗,從實證步驟中一一印證流言的真假。

節目主持人小兵、班傑和邵庭身穿印有「追」字樣的T恤在記者會現身,與現場來賓、記者分享他們主持節目的甘苦。說話充滿朝氣的邵庭回憶說,有1集節目要證實究竟會飛的是公蟑螂或是母蟑螂,在錄影時被要求用防水膠帶、棉花抓20隻蟑螂,嚇得她花容失色、崩潰飆淚。

《成語賽恩思》則從有趣的成語故事出發,延伸出故事中科學的原理,不但可以加深同學對成語的印象,化解一般人認為科學艱澀難懂的錯誤觀念,同時還兼顧到文學、科學與生活應用,節目製作過的內容包括:「海市蜃樓」是光學的哪種現象?「曹沖秤象」應用的是浮力原理?「爐火純青」運用了光測高溫技術?…等成語故事與科學結合的有趣小實驗。

一身古裝的主持人亞里說,裝扮是為了配合《成語賽恩思》節目的推廣,古人裝扮表示與成語的關聯。她也感謝國科會有如「伯樂」,願意資助這個節目。

奪得金鐘獎最佳動畫節目的《再探飛鼠部落》,以3D動畫故事整合「原住民文化」與「科學教育」等元素。節目製作人、清華大學教授傅麗玉說,《再探飛鼠部落》將學術成果轉變成動畫,既能親子共賞,又能發揚原住民文化,很榮幸有國科會的資助,希望各界會喜歡這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