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是免疫慢性病 醫師籲勿食補

李昀澔 2013/10/25 17:50 點閱 7423 次
乾癬協會推出「乾癬熊」,介紹有需要的民眾到全台各地開設的「乾癬卓越門診」求診,而乾癬熊身上的細點及斑塊,也是提醒民眾不要歧視乾癬患者。(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乾癬協會推出「乾癬熊」,介紹有需要的民眾到全台各地開設的「乾癬卓越門診」求診,而乾癬熊身上的細點及斑塊,也是提醒民眾不要歧視乾癬患者。(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乾癬是一種不會傳染的慢性免疫疾病,可透過藥物或針劑控制病情,但千萬不能妄想透過食補改善。」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與乾癬協會24日響應「世界乾癬日」,向國人介紹乾癬的成因與治療方式,呼籲大眾必須對乾癬建立正確觀念,並希望政府加強對乾癬患者的照護。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乾癬患者約有5萬1800人,男性患者為女性的1.6倍,患者的頭皮、下背部、臀部、腋下、手肘、指甲周圍、膝蓋、鼠蹊部、後頸以及臉部,都可能產生脫皮的現象。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乾癬是免疫功能失調,導致皮膚過度增生,造成快速脫皮及發炎紅腫。

「國外研究顯示,基因遺傳與後天環境都可能影響罹患乾癬的機率。」蔡呈芳表示,若父母皆患有乾癬,則子女罹患的比例高達40%;而青春期與更年期內分泌變化,也會提高乾癬發病機率;但女性患者若懷孕,乾癬症狀反而會因此減輕。

「乾癬相關致病因素太多,常造成診斷困難。」蔡呈芳指出,心理壓力、潮濕環境、菸酒習慣都可能誘發乾癬。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根據其門診經驗補充表示,秋冬復發的乾癬患者比夏天多2至3成,黃毓惠推測,可能與日照減少及過度食補有關。

「民眾一聽到免疫功能『失調』,就直覺應該『補一下』。」黃毓惠指出,靈芝、人參等補品都含有刺激免疫功能的成分,過度服用之後反而會加劇症狀,乾癬範圍甚至會擴及全身。

蔡呈芳解釋,乾癬其實是一種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造成的疾病;目前科學界多認為,此係人類體內一種免疫細胞容易受到皮膚分泌的某些發炎物質影響,從負責調節發炎反應轉變為釋放發炎物質,進而攻擊正常的細胞,造成更嚴重的發炎反應,也就是脫皮及紅腫的現象;蔡呈芳說明乾癬擴散的原因,「病人覺得癢,忍不住搔抓,反而更刺激免疫細胞釋放發炎物質。」

「乾癬外觀上紅腫、斑塊及四散的皮屑,容易讓人誤認為『會傳染的皮膚病』。」黃毓惠表示,乾癬發作於身體軀幹四肢,還能靠長袖長褲遮掩,但發作於臉部的患者卻往往要承受民眾異樣眼光,導致部分患者同時衍生心理方面的問題。「乾癬完全不會傳染。」黃毓惠說,「無論接觸患者皮膚或散落的皮屑都沒有關係。」

蔡呈芳表示,乾癬容易因為個人健康狀況及環境改變而復發,而且幾乎都發作在相同部位,「許多患者因此感到洩氣。」蔡呈芳認為,患者應轉換想法,將乾癬視為類似高血壓的慢性病,持續接受治療,「乾癬得到良好控制,其實也能大幅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指出,造成乾癬的發炎反應也會侵害關節,嚴重會導致患者手指扭曲,也因此常被誤診為僵直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或痛風引起的病變;「政府應將乾癬性關節炎納入殘障手冊與重大傷病資格。」柯怡謀呼籲,「必須以社會支持系統照顧這類患者,避免他們因久病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