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教育政策缺乏宏觀視角

張瑞雄 /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2013/10/23 12:07 點閱 3218 次

少子化所引起的風暴即將點破台灣高等教育的國王新衣,國內出生人口數已經最低降至每年16.6萬人,這幾年即使是龍年再加上政府大力鼓勵,仍是在20萬上下徘徊,但目前每年各大學招生人數卻高達30幾萬人。

教育部當然心知肚明危機迫在眉睫,所以前幾年修法通過大學法修正案,國家可以強迫國立大學合併,大家就等著看教育部如何來說服國立大學合併。可惜如同已經「樓梯響了多年」的私立大學退場機制一樣,國立大學的合併也是「始終不見人下來」。

不管併校或退場,關鍵因素就是是否採用市場機制,適者生存,而非由教育部來決定。但目前教育部的做法卻是透過一些死板的固定條件,並不時透露消息說那些學校是被列入「觀察名單」,希望藉媒體來讓大學能知難而退或因招不到學生而退場。

但困獸猶鬥,何況已瀕臨生死存亡之秋的學校,絕對更會奮鬥和反抗。因此即使面臨很多困境,大學絕不會自斷武功,因為招不到學生不是我大學不好或不努力,而是推說教育部不給我自由,甚麼都要管。譬如我明明可以招收很多大陸學生,教育部搞一大堆三限六不;我可以設很多種彈性的科系、學制或收費,教育部也是要管。在這種不自由的環境下要我自宮退場,學校如何心服?

教育部的領導一直缺少宏觀的作法,但教育的問題不在部長一人,而在於整個教育行政官僚體系缺乏教育現場的經驗和感覺,官員們沒做過大學行政,有誰能了解大學的心聲和困境,誰能解決高等教育的問題。

教育部掌握了教育的經費(錢),就不應該再掌握教育的「權」,否則集錢和權於一身的怪獸,絕對不會有公正公平的政策。例如每年很多額外的教育經費(各類專案計畫),教育部不應該再來決定要分配給誰,而應交由完全獨立於教育部之外的專家委員會來決定。

不過有了「錢」的人通常不會放棄「權」,以錢來擴權,再用權來壓迫各級學校配合,否則就不給你錢。這樣的教育行政,才是各級教育問題的核心所在。如果這種管制和控制的教育施政現況不改,高等教育問題永遠是治絲益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