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徐欽盛綜合報導】今年諾貝爾獎最後宣布的獎項經濟學獎,14日下午7時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皇家科學院揭曉,再次由美國學者獲得,三位得獎人分別是芝加哥大學教授法瑪、耶魯大學席勒和芝加哥大學教授漢森。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聲明中表示,這3位經濟學家是因為「對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而獲獎。
芝加哥大學的尤金‧法瑪,是因為成功展示了股票真正價值在短期內極難預測而獲獎;他的研究證明,短期股價會隨時迅速受到新信息的影響而浮動。諾貝爾獎評委會表示,法瑪的研究結果對隨後的研究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的發現改變了市場交易和預測行為。
另一位獲獎者拉斯‧彼得‧漢森也來自芝加哥大學;他因開發出一種通過統計學方法測試資產估價的理論而獲獎。而第三位獲獎者是來自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希勒,他則是因在1980年代發現股價浮動幅度遠遠超過股息浮動幅度而獲獎。
過去10年,在20位經濟學桂冠得主中,就有17位是美國人,今年的經濟學獎也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囊括。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學者羅思和夏普里共同獲獎,他們在市場運作和最佳的供需分配方法有傑出研究,有助解釋醫生與醫院、學生與學校,及器官與捐受贈者配對的市場運作過程。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美國經濟學者薩金特和席姆斯,他們因研究經濟與政府政策之間的因果關係而共享殊榮。
與其他獎項相同,經濟學獎獎金為800萬克朗,約合120萬美元;諾貝爾評獎委員會迄今已經宣佈了2013年全部6項評獎的結果。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的貢獻,大多停留理論層面,以致對經濟政策影響輕微。以去年得獎者為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沙普利與史丹福大學的羅思雖然解釋了如何在招親與招生時作最佳配對,是博弈論第六度成就諾貝爾獎得主,但理論卻無助於創造數以百萬計職缺,或遏止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