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兩岸服貿協議 何需辯論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3/09/02 12:00 點閱 4001 次

兩岸簽定服貿協議外界反彈聲浪未歇,無論馬蘇辯論結果如何相信爭議還是會持續上演。兩岸服貿協議不是是非題,也非全盤接受不可,問題出在馬政府的心態與作,讓民眾無法放心,若不能虛心檢討改進只想憑藉立法院優勢強渡關山,將後患無窮絕非台灣人民之福。

服貿雙方各有堅持

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台灣需要融入國際經貿體系來拓展市場,是多數民眾的共識,但是在推動雙邊貿易的同時如何針對受影響的產業給予扶持、升級或備妥退場機制,而不是單純的強調「物競天」,汰弱留強。一旦陷入叢林法則,那麼台灣社會將永無寧日,試問在這種氛圍下企業能安心投資經營,國家的經濟還會成長嗎?

談到服貿協議贊成與反對雙方各有堅持,也都提出經濟評估數據來強化其立論基礎,這部分其實是可以有理性探討空間,畢竟以經濟模型推估出來的數字只是一個參考值,本來就需要透過專家意見修正,再與相關產業團體溝通協調後做出正確的評估,再據以擬定出最佳的談判策略。

透過這樣的程序,一來可以讓可能受影響產業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二來可以幫助政府部門找出具體可行的因應方案(避免紙上談兵),將傷害降至最低。不應該把這樣嚴肅的議題窄化為造謠與闢謠的對抗,不僅模糊問題焦點,也引發不必要的對立。固然以今日執政黨在立法院的人頭優勢可以強勢讓該協議過關,唯孟子有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民心向背則攻守之勢易位,當
權者需以此為戒。

小資經營者的恐懼

服貿協議將開放中國來台投資的項目上千種,影響程度各不相同,無法一體適用,尤其對於小資經營者 (如:家庭美容美髮、家庭看護、中草藥商等),本來就經營得相當辛苦,獲利有限,哪有資金與門路到中國拓展據點。而以中國人多勢眾,國內業者自然會害怕因大幅開放而讓他們失去賴以為生的工作機會,此種朝不保夕的恐懼感,絕非坐在冷氣房做決策的官員可以體會其一二。

儘管馬政府一再強調會加強對進口中資、人數予以嚴格把關將採逐案審查,但是多數民眾對政府的效能與承諾已經沒有信心,何況以中國目前之強勢,要開放多少人力、企業、資金進入台灣主控權在中國政府,套一句俗話就是中國說了算,這才是令人感到憂心之處。

謹以農業為例,政府大幅鬆綁中國商人來台投資農業,美其名是幫助台灣農產品在中國當地行銷。問題是在整個產銷供應鏈中,獲利最多的是品牌行銷,從事第一線生產的農民獲利最低,一旦允許中國商人進來投資經營農產加工、倉儲、物流行銷等再與中國當地行銷通路結合(類似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將賺走大部分的利潤且價格容易操控在買家手裡,將削弱我國的糧食自主權,而台灣政府得到的很可能是統計上農產品出口數量與金額增加的政績(目前國內觀光旅遊業即陷入這樣的窘境)。

不應迴避問題

雖然政府辯稱農業物流業務早於民國98年列入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類別項目,實際到台灣投資農業物流的中國企業僅少數幾家,無需庸人自擾。問題是當時是我方單向開放,有許多條件限制,且兩岸交流不若今日之緊密,如今把開放投資條件放寬,且中國對台農業策略更為靈活,深入(從代理人到親自下鄉),未來赴台投資農業的領域、數量與影響程度主控權握在中國官方手上,這才是真正
隱憂所在。

政府要平息服貿爭議,就不能再迴避上述問題,應該誠實告訴民眾受該協議衝擊的行業種類、可能人數以及影響程度,並針對這些影響提出具體妥善的因應措施包括:補償金、轉型升級低利融資貸款、轉業技能訓練、如何落實把關工作等等,才能解除民眾心中的恐慌和疑慮,讓爭端平和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