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影片的衝突主軸,必須理解近代日本政治史。「誰掌握了過去,誰就掌握了未來;誰掌握了現在,誰就掌握了過去。」從1867-1877年的日本歷史探源,就能理解武士為何會隕歿在「大政奉還」的歷史機遇。
日本明治天皇在1867年即位後,以「王政復古」號令,宣佈廢除幕府,倒幕派與德川幕府在「戊辰戰爭」的內戰結束後,新政府將首都遷至江戶,改江戶為東京,建立明治政權,並施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維新初期,通過國家暴力,頒布「廢刀」、「削髮」令,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隨著俸祿縮減,連帶也削弱武士經濟上的保障。
舊體制反彈的必經之路
士族以武力抗爭回應對明治政權的不滿,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為中心,於1873年發動「西南戰爭」,成為士族規模最大也是最後一次戰役。任何改革對存在於每個社會的舊勢力都是一種挑戰,這是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過程必經的陣痛,舊體制反彈力道的強弱決定衝擊程度的大小,日本也不例外。
在體制變遷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扞格,以及新舊政治勢力的不相容,士族沒落的深層意涵則是國家暴力與人民蜂起的衝突。
武士最末戰役
對一個才爭脫鎖國枷鎖,亟欲力精圖治的亞洲國家而言,受日本現代文明之父福澤諭吉「脫亞入歐論」影響之深,即便年輕的明治天皇也在「追求日本能夠成為現代強國、獨立進步」的政策思維下,引進代表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先進工業技術,同時為立即與幕府傳統武力作出區隔,並突顯其國力,唯輸入西洋火砲武器莫屬。這正是明治天皇對「百卷萬國公法不若長槍大砲,幾冊和親公約不若數筐彈藥」強兵政策的實踐。
日本導入長槍大砲的同時,也揭示西方國家圖謀亞洲市場的野心。弓箭、武士刀代表的是武士對傳統的堅持,步槍、大砲除了具有「現代性」的意義外,更代表著國家暴力的輸出與壟斷。
除歐洲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亞洲所進行的殖民運動外,美國也以其船堅砲利,「黑船東來」打開鎖國的日本,並以「軍火換取貿易利益」策略,提供日本現代武器用在武士最末戰役──「西南戰爭」中,徹底擊潰傳統武士。
「西南戰爭」之後,雖完成本土安全與近海防衛戰略目標,因國內自然資源不足問題,影響推進工業化時程,解決方案就是向海外攫取資源,為實現這個目標,戰略選項就是以強大海軍打開通往西太平洋霸權之路,卻是日本走向帝國主義擴張之路的根源。
明治維新轉化日本成為亞洲強國,卻形塑其領土野心,通過殖民朝鮮,入侵中國華北,點燃大東亞烽火,為日本帶來二戰浩劫。
歷史教訓應為戒
國家與個人都有其宿命。從國家到個人都在這場歷史變遷中做出選擇。《末代武士》寓含著日本士族對國家暴力的控訴,每個生命都會凋零,武士雖在最後戰役戰歿沙場,但堅持重名譽、嚴律己的核心價值,以及武士道護主、報恩的道德規律,持續影響著大和民族。
影片所呈現的日本近代政治圖像,「脫亞入歐」論,以及軍國主義,對東亞國家造成的傷害,應是當代日本右翼政客亟欲藉修改和平憲法,使日本以行使集體自衛權重返國際社會者引以為戒的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