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蒜大舉侵台 政府建蒜頭資料庫

方家敏 2013/10/09 19:41 點閱 4039 次
台灣產的大蒜,剝開後蒜仁呈現尖細形。 (Photo by conskeptical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產的大蒜,剝開後蒜仁呈現尖細形。 (Photo by conskeptical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大陸蒜頭大量混充進口,台灣蒜農生計不保!國民黨立委吳育仁9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來歷不明的蒜頭,其中大部分是從大陸引進越南,再從越南進口,壓低市場價格,讓雲林蒜農苦不堪言。財政部關務署回應,近年已加強進口農產檢驗,農委會未來也會建置農產微量元素與穩定同位素資料庫,讓進口蒜頭查驗更詳實,保障農民生計。

根據統計,由中國產地運至越南倉庫的蒜頭每公斤為台幣30元,其稅金為每公斤20元,合計共台幣50元。而台灣的蒜頭品種每公斤費用為120元到150元,其中價差高達2到3倍。

雖然日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大陸蒜頭不得進口,但光是2013年的進口蒜頭量預估就超過1000公噸,進口商的利潤破億,其中遭混入的大陸蒜頭難以估計,嚴重打壓了台灣蒜頭價格。

雲林縣四湖鄉農會的指導員表示,雲林縣是台灣蒜頭的主要生產地,其比例約佔全台產量的4到5成,然而每年都有農民向農會反映,市場上可能有來自他國的進口蒜頭,價格便宜,破壞市場行情,讓農民血本無歸。有蒜農披露,許多假冒越南蒜的大陸蒜,宣稱是越南生產的大陸品種蒜頭,透過特殊管道取得越南官方核發的產地證明文件,讓海關也誤信受騙。

目前關務署也極力推行產地證明和逐批查驗,不僅進口商必須持有越南官方核發的產地證明,且每一批獲都需經過農委會及駐外單位的審核,除判斷農產品是否為大陸產,也要求駐外單位到越南當地進行農民名冊與農地的普查,以證明進口商聲稱的「越南產大陸品種蒜頭」並非從大陸轉口進入台灣。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組組長陳起祥表示,從今年8月起農委會已決議,將建構農產的微量元素與穩定同位素資料庫,搜集產地的水、空氣、土壤等生產元素,未來只要檢測進口農產的微量元素與同位素,就能立刻得知真實產地,也可避免不肖進口商魚目混珠。

陳起祥也提醒民眾,若想要買到台灣本土生產的蒜頭,可以自行做蒜頭的初步鑑定,「整顆台灣產的蒜頭是呈蓮霧狀,上緣較尖,而來自越南、中國、阿根廷的北蒜或白蒜形狀類似椪柑,上緣較鈍,消費者可透過此標準來把關,判斷蒜頭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