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聞以深度報導、極簡閱讀精神,每日提共25則國內外重大有益之新聞,獨漏煽色腥、八卦、個案新聞。(每周五、六休假)
因19日出現「假日效應」,20日確診數爆增逾1萬例,好消息是領口服藥人數已有下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0日指出,本土爆增44500例確診個案,較上週同期減少4.9%。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
富有國家應該賠償全球暖化帶來的損失。根據1份英國媒體取得的提案內容指出,部分開發中國家已在連署向聯合國提案,要求富有國家對於過去排碳造成地球暖化給予賠償,並幫助弱勢國家更有效率面對氣候變遷威脅,其中將包括...
虧損持續擴大,蝦皮海外據點不斷關店與裁員。根據內部文件指出,去年營收依舊呈現虧損的蝦皮,已開始大動作裁員,高層主管也不支薪希望節省開銷。除此之外,該公司拉丁美洲據點也將關門不再營業。這一波全球供應鏈受到衝...
國家轉型應該與叛軍妥協嗎?查德臨時政府外交部長查理夫19日對外表示,對於臨時軍政府與叛軍的談判方案不滿,因此將以辭職表達抗議。查德長年陷入軍閥割據,由德比將軍領導的軍政府希望國家能停止戰亂並舉行總統大選,...
為追蹤全球化石燃料而設的數據庫「Carbon Tracker」19日正式啟動!環保團體與能源監測機構表示,「該數據庫將追蹤全球化石燃料生產,並且是完全公開且透明的」。該數據庫創辦人坎伯納說,盼能藉此監督各...
中國什麼時候才會取消清零政策?據路透社報導,中國政府19日宣布,打算對外國旅客取消部分限制,但並未說明更多細節。但同時,由於中國境內首度傳出猴痘確診,官方再呼籲民眾不要與外國人接觸,反而讓旅居中國的外國民...
規模6.8強震導致花東嚴重災情,藍、綠台北市長候選人都因此提出防範天災於未然的政見。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20日指出,要下修「都更意願書」門檻至7成5即可,加速都更進度,並提高消防服務人口比到1:10...
由於力挺林智堅、對國安團隊沒信心、兩岸關係惡化、沒收黨內初選、數位中介服務法與蘇內閣爭議,讓蔡總統民調連2個月重挫9.2%!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民調,蔡總統的滿意度43.8%,比起上個月下降1.9%。...
「頻道怎可只因授權金談不攏而說換就換呢?NCC應該審查並檢討此案!」針對TVBS新聞台在部分頻道商遭移至冷門頻道,並由鏡電視取代原55台,國民黨20日召開記者會痛批,這完全是干預新聞自由,立委賴士葆呼籲N...
不滿歐盟列核能、天然氣為綠能,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揚言提告!根據路透社19日報導,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批評歐盟把「天然氣」和「核能」列入永續綠能,不僅違反《歐洲氣候法》,背離永續發展的願景,也會導致企業投資化石燃...
搭電動公車有好康,每次最高可補助2.12元!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將「電動公車新未來」活動告牌呈現在台前,以象徵台北綠色城市的啟動。為推動北市公車電動化,台北市政府宣布祭出如補助乘客車資、設立電動車充電站,並宣...
拉布拉多緝毒犬讓毒品無所遁形!憲兵隊指揮部20日表示,因應教召新制推行,憲兵隊緝毒犬小組赴各教召場地執行毒品查察,發現2位召員有大麻陽性的反應,並移送法辦。憲兵隊去年至今年8月,配合檢調單位查獲264公斤...
「47.4%民眾認為烏克蘭將贏得俄烏戰爭,卻有51.2%民眾認為中共會贏台海戰爭,對國家沒有信心值得擔憂!」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民調,我國民眾對烏克蘭打贏俄烏戰爭很有信心,但對於經濟、軍力均優於烏克蘭...
棒球確實不是一個人的運動!MLB美職20日賽事打完,擁有二刀流日籍好手大谷翔平的美西球隊洛杉磯天使隊,慘遭同分區的水手痛宰,苦吞第83敗,確定連外卡也無望,連續8年打不進季後賽,大谷雖然還能競爭年度獎項,...
網路用的表情符號,熱門好用,距離第一個表情符號「:-)」的誕生已經40年,目前更有超過3千種表情符號!表情符號最初是為了解決文字無法傳達的情緒,如今已成為網路不可或缺的文化。表情符號已經演變為結合多元膚色...
中央災變中心連線作業有疏失,總統向花、東縣長致歉!強震18日下午重擊花東地區,中央火速要求地方政府召開線上會議,卻讓縣長等行人在視訊另一端枯等2小時,卻只等到總統上線照稿宣讀。台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處...
極端氣候釀災,導致非洲民眾極端飢餓人數暴增。英國慈善團體公布最新報告,包括索馬利亞與肯亞等非洲國家,因為乾旱或洪水等天災頻率大幅提高,導致穀物、牲畜大量減少,過去6年來,當地民眾出現極度飢餓比率也增加2倍...
東北風吹涼「熱番薯」,全台氣溫終於要變涼了,但要注意日夜溫差加劇的狀況!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黃恩鴻19日說,20日東北風增強,北部、東北部氣溫會開始下降,但桃園以北迎風面將出現降雨狀況;氣象達人彭啟明指出,各...
台中市空污改善了嗎?市議會進行總質詢,台中市長盧秀燕有沒有做事,成了藍綠議員攻防重點;尤其配合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抨擊盧秀燕「空氣換新」的政見跳票,綠議員紛指責台中降污進步排名落後。盧秀燕反駁說,「過去本來...
兒童應遠離智慧型手機?父母適當監督與深度了解孩子的需求,雙管齊下的益處大於嚴禁用手機!在科技發達的的世代,愈來愈多兒童擁有智慧型手機,專家認為,孩子何歲適合接觸手機,取決於個體的性格與家庭,且父母在監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