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與編輯主管不定時撰寫社會焦點事件省思,或醒報社務,與訂戶分享。
颱風帶來極大的農損,總統雖然沒有第一時間勘災、提出補助辦法,總算第二時間提出要全品項核實補助。 同樣在頭版,軍人依法退伍國防大學卻不放人,家屬陳情總統府、國防部、監察院未果,直到綠委出面才解決,這是...
凱米颱風帶來嚴重的土石流與淹水災害就一走了之,留下滿目瘡痍的景象。 別忘記,災後重建最需要人手與幫助,願我們不吝伸出援手,更別忘記,地方政府都要痛定思痛、亡羊補牢,積極進行防災工程,勿使災難重演。(...
本報同仁昨天(24 日) 冒著風雨到辦公室出報,今晨,全台灣的派報生也冒風雨為您派送報紙。 但今夜暴風雨轉烈,我們周五就不出報了。 我們的提醒是,請利用颱風假做好防颱準備,在家享受天倫之樂!
中颱凱米臨近,各界上緊發條。 此次颱風雖非強颱,卻帶來豐沛的雨量,足以沖破堤防、塞滿下水道,甚至引發土石流,民眾不可不慎。 台灣每年都有颱風季,都需要居安思危、謹慎防災,但願在我們全心努力...
美國大選真是高潮迭起,先是拜登、川普兩位老人比健康,然後是川普遭槍擊,繼之拜豋確診且忽然被勸退,接著賀錦麗脫穎而出,現在大家在等賀錦麗的副手名單。 全世界屏息關注美國選情,據此擬定策略。但,上帝怎麼看?
藍、綠、白在立法院各自爭鋒,朝野都有「仇恨值高」的立委,醒報採訪團隊在三黨中各專訪一位立委(民進黨沈伯洋、國民黨徐巧芯,與民眾黨黃國昌),深入挖掘他們問政的心路歷程,今天起連續推出。(3 版)
新政府組成以來,因為朝野形勢、生態改變,以致於媒體上充斥著立法院在野黨杯葛執政黨的新聞,讓社會看不見進步與努力。 立法院休會的此刻,也許大家應該聚焦於行政團隊的施政有無亮點? 大家也可不吝給予...
11 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結束,綠白藍清點戰果,發現不論衝突得多厲害,各黨確實通過了不少福國利民的法案。 朝野之間有競爭才有進步,有妥協才有團結,未來釋憲之路雖仍然崎嶇,仍待攜手同行。
調查顯示,台灣民眾遭受網路性暴力的情況非常普遍,在各類性別暴力樣態中,以騷擾48.5% 最高,其次是羞辱與攻擊26.0%、跟蹤或肉搜21.8%。 到底是誰躲在暗中,以性暴力、騷擾他人為樂呢? ...
立法院最近快馬加鞭,處理民生法案,多項法案朝野有共識就三讀、沒共識就協商。 能放下過去政治法案的對抗,為各項民生法案開綠燈,真是大快人心。 當然,朝野對抗的陰霾尚未散去,未來國會改革的對立,仍...
採訪政治人物,聽他們各說各話,對記者的分辨能力是很大的挑戰。 這些官員與民代為了自己或政黨的利益,都能舌燦蓮花,頭頭是道、聲東擊西、轉移話題,甚或博取同情; 常令人懷疑事件背後另有真相,或社會...
這個世界上,不如意的事常達八九,新聞又多半追逐異常,以至打開報紙都是各種悲劇,叫人開心的事還真不多。 好在醒報竭力給社會打氣,常切入真善美、信望愛的正面角度。 不過今天醒報,不論是阿富汗的悲情...
人人都有喜好,獨記者要擺脫個人的好惡,秉持客觀的紀錄,有時候一聽就是詭辯,卻還是要兩造並陳,讓讀者自己判斷。 在政治新聞的採訪上最容易聽到各種強詞奪理,記者如果沒有一些社會歷練,就會輕易被說服。 ...
為了避免每天只發零零碎碎的即時與突發新聞,醒報記者每周都要策畫專題或人物專訪,好歸納、分析社會上的重大議題。 這幾天本報三版推出高齡肥胖議題,分6 篇探討高齡者如何保健,如何減重,如何配合醫師活得久...
朝野互爭無寧日,公婆各說各話。為了選罷法的修正,昨天一早就演出全武行,醒報要寫不寫、要登不登? 建設性意義何在? 當然,事件一定有是非曲直,誰先動手、誰先觸法? 問題是,誰成為國會議員,...
聖經上說:「隱藏的事沒有不顯露出來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被檢調約談後辭職,以致身敗名裂,令人無比喟嘆。 很多事自己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或誤以為當時的政治權勢可以掩蓋所做的惡事...
台積電股價昨日衝上1000 元大關,市值逼近新台幣26 兆元,盤中最高達23571 點,股民都喜上眉梢。 當股市好時,百業沾光,難的是花無日日好,居高總要思危。 聖經上警戒貪財,股市如虹時冷靜為要。
神秘的蔣家已經不再神秘,因為隨著蔣中正日記、蔣經國日記的出版,兩代權威偉人的真貌已經曝光,他們的貢獻、錯誤、反省都成為一頁一頁的歷史文獻。 本報有幸專訪蔣方智怡女士,請見4、5 版。
政治界常有此一時、彼一時之嘆。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處境上,常會做出不同的決定,以致引發敵對陣營抨擊。 像曾經承諾願意赴立法院做國情報告的賴清德總統,現在的態度卻是不斷阻擋,頗值深思。(1版)
新聞應該是異常、奇特、「狗咬人」嗎?學新聞的人都被這樣洗腦過。 然而,生活的日常不能吸引人、教人炫然落淚嗎? 日片「我的完美日常」就刻畫小人物每天清洗公廁的故事。 今天的醒報1、3 版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