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挪威政府備受公眾的壓力,要求取消電動車享有的銷售稅優惠,主因是電動車除了享有購買優惠外,也可行駛公車道,造成公車道阻塞,引起公車司機們的不滿。 根據挪威公眾道路管理局最新研究指出,交通尖峰時間...
Google最近宣布,已研發出速度更快的無人機。無人機翼展1.5公尺,可載重1.5公斤,採螺旋翼垂直起降,速度比一般無人機快很多,目前運送較小型貨物,未來希望投入救災服務,也成為繼亞馬遜後,自行開發無人機...
3D列印技術百家爭鳴,科技部日前制定多項計畫,主要推動醫療器材、生醫材料、客製化人工骨骼與齒模技術,其中客製化數位齒列矯正系統已逐步成。預計在107年達到關鍵零組件、材料與軟體技術完全自主的3D列印產業聚...
日本一位民眾利用虛擬實境軟體,開發出可與虛擬人物一起喝飲料的有趣程式,讓宅男們在家就可與心儀的對象,享受甜蜜兩人時光,互動過程中還搭配音效,栩栩如生。藉由頭部位置追蹤功能,讓使用者能用身體動作,直接與虛擬...
智慧型手機驚傳安全漏洞,用戶個人資料已在不知不覺中被駭客盜取。美國研究員進行7款應用程式的安全性測試,其中Google電子郵件Gmail被成功入侵的機率高達9成以上,主要原因是應用程式共享手機記憶體所導致...
懂得「察顏觀色」,能在交際上處處得利,但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竟使年輕人不會「看臉色」?專家警告,年輕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缺乏面對面與人溝通,恐漸漸喪失社交技巧,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度也顯著降低。 近期...
智慧運動T-shirt的發明,象徵了穿戴式裝置將進入新的境界。將於25日開打的「美國網球公開賽」,旁邊球童身上穿的可不是一般的排汗衫或運動衣,而是可反應身體狀況的智慧運動服。 《紐約時報》報導,這款...
未來的飛機將有觸覺?英國科學家宣稱將打造擁有「智慧型皮膚層」的飛機,將模擬人類皮膚將感覺傳遞至腦部的模式,智慧型皮膚將能夠感測所處環境的溫度變化和表層的磨損,在問題惡化之前,早一步發現,大大提升機上人員的...
「電影《變形金剛》中,美軍發射的『7倍電磁砲』是如何設計的?」、「水餃煮熟後為什麼會浮起來?」、「如何防備無法預測的大地震?」國家實驗研究院21日公布由網友票選的「最困擾我的10大科普問題」,並宣布教材設...
社群網站崛起,將讓E-mail地位不保?E-mail過去曾被視為訊息傳播的革命,改變了人們工作和彼此聯絡的方式,但現代社群網路的興起,可能讓E-mail步入與電報同樣的命運。 「E-mail已經是過...
當今多數3C產品都是使用鋰離子電池供電,不過科技上的突破將有可能使鋰電池走入歷史。美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對外宣稱已在固態電池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其儲電量是一般電池的兩倍,可望...
智慧型手機近幾年快速竄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不過,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世界第一支早在20年前就已上市販售,它就是IBM的Simon手機。Simon手機配有一支觸控筆及LCD螢幕,比較像是當年的PDA與手...
在國外流行幾年的「氣泡式」車房,在台灣也開始出現,常見的則是吹氣式文宣拱門。這是一種「大泡沫中有小泡沫」的概念,再加上基墊和頂蓋模式,重點在保護車輛不要長期暴露。如果有足夠的空間和地點,確實是不錯的車輛保...
每到夏天,台灣沙灘就常有人開著所謂越野車去「撒野」。不久前一輛新車賣價3-700萬的保時捷Cayenne,才因困在沙灘報警求救而上報,日前又有一輛鈴木Vitara jp,在南方澳內埤海灘出事,網友拍下車輛...
USB驚爆有安全瑕疵!USB可說是目前最常用的連接線,既小巧又能快速傳輸資料,也能作為充電之用,其可支援的裝置更不計其數。然而現在專家發現,USB在設計上有「致命瑕疵」,恐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間就被植入惡意...
專家估計,到了2025年,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會少不了各種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然而,這些機器對人們的生活是利是弊,受訪的學者看法相當兩極。有人認為會取代勞工,造成失業率攀升;也有人認為機器人創造的新工作,會比...
因應4G業務將快速普及全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NCC)石士豪7日表示,「明年一定會釋出2.6GHZ頻段」,並至少完成第一階段釋照,目前國內僅460MHz,待業者陸續完成整併後,未來將持續釋出頻段,目...
新的Wi-Fi技術,耗電量是傳統Wi-Fi耗電1瓦的10萬分之一!由美國一所大學研發出新的Wi-Fi訊號處理技術,可大幅減少無線上網耗電的問題,其耗電量僅有10微瓦,僅是傳統Wi-Fi耗電1瓦的10萬分之...
節能減碳也要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北半球居民將屋頂太陽能板面向南方架設看似合理,但科學家表示,比起午間大量充分的電力,面朝西方能產生更均勻的電力,也更符合居家的需求。 太陽能發電打著環保之名,但太...
不滿美國國安會(NSA)情蒐擋財路,微軟、谷歌、雅虎要求立法限制。美國的NGO組織「新美洲基金」指出,美國國安會近年來積極將監聽、間諜的業務向國外拓展,並且要求民間科技公司提供情資,恐造成未來3年美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