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成為著名歌手卻無法活得更久?德國心理健康研究指出,成名歌手相較不太著名歌手的平均壽命更短,其中名氣本身成為主要潛在因素。專家分析,著名歌手更容易面臨包括公眾審視、隱私喪失、表演壓力,以及酗酒吸毒的常態化,這些都可能對平均壽命造成影響。
成名增加早逝風險
《獨立報》報導,為探討歌手名氣與早逝風險,德國維滕/赫爾德克大學選取1950年至1990年間著名的獨唱歌手與樂團主唱,以及個人背景和音樂風格相近但名氣較小的歌手。結果顯示,著名歌手的死亡機率相較不太知名的歌手增加了33%,而加入樂團的歌手死亡風險則降低了26%。
對此,成名歌手相較不太著名歌手的平均壽命更短,其中名氣本身成為主要潛在因素,並與生活方式和工作關係影響不大。另外,獨唱歌手相較樂團主唱的情況更糟,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更容易受到關注並面臨更大壓力。
研究團隊指出,名氣與更高的死亡風險存在關聯,甚至與其他眾所周知的健康風險相當,這些歌手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了4.6年。
改變生活 適當休息
《衛報》報導,該校人格心理學教授杜夫納表示,著名歌手面臨包括公眾審視、隱私喪失、表演壓力,以及酗酒吸毒的常態化,這些都可能對平均壽命造成影響。
杜夫納建議,這些歌手要意識到生活事業的危險之處,包括毒品垂手可得以及與親朋好友的深度隔離,唯有透過改變生活方式與適當休息,才能真正對抗早逝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