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身障者應該要有正常使用運動場的權益,應調整場館設計,並找身障者一起討論!」綠委張雅琳18日與身障團體召開記者會,不滿近日傳出汐止網球場有身障者使用遭驅趕的狀況,張雅琳批評,運動部新設適應運動司,盼全民不分族群都能公平運動,但身障者卻屢遭排斥,教育與宣傳要儘速改善。
禁入場地侵害人權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表示,運動部雖然新成立「適應運動司」,盼落實政府「全民運動」的目標,但近來卻發生許多場地因為怕輪椅壓損場地,因此禁止身障者進入的現象,甚至有棒球場禁止身障者進入,導致身障者必須用爬的進去,這已經違反身心障礙者的基本權益,是嚴重的人權問題。
「『全民運動』不應該排除任何族群!」張雅琳強調,若能兼顧平權使用與保護場地,身障者應該能在各類不同場地、不受阻礙的運動,因此她希望未來重新設計場地時,應該邀請身障者與相關專家學者參與討論,以真正落實運動部「適應運動」、「全民運動」的觀念。
應納入身障者討論
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表示,10月23日有身障者前往汐止的網球場打球,但卻遭到民眾勸離,向區公所反映後,區公所竟然要求身障者不能進入,他們要求運動部、教育部與運動場所主管機關應該全面檢視運動場所的設施與管理制度,並成立廣納身障者的委員會討論,不要再讓拒絕與歧視事件再次發生。
身障者休閒運動暨推廣學會營運長、前國手呂嘉儀直言,她打了2、30年輪椅網球,至今仍發生類似的歧視事件,我國的平權教育應該要加強。呂嘉儀說,一般民眾若到高齡,也可能變成身障者,因此身障平權是全民都要重視的問題,呼籲教育部與運動部要多推廣。
與一般選手用相同場地
「我們在國外比賽,與一般選手用的是一樣的場地!」呂嘉儀強調,職業田徑選手也會穿損害跑道的釘鞋,若擔心輪椅的黑輪胎會損害場地,只要先宣傳與註明即可,不該直接拒絕身障者使用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