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未來公衛研究要更關注空汙、食品汙染對心血管、神經系統的影響!」國衛院長司徒惠康16日在研討會上如此強調。現場除了多位國際學者發表最新研究,還有許多學生帶著海報參加研究評選,主題相當多元,包括環境、女性、公衛政策與科學關聯,還有環境毒理等研究議題。
強化公衛基礎研究
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公衛學院、台大醫院與部立桃園醫院16日共同主辦「精準環境醫學研討會」,現場除了邀請英國、中國等學校的專家分享最新的公衛研究成果外,還設有海報區,張貼許多基礎研究的成果,領域包括環境健康、科技與女性健康、健康數據、科學政策與毒理基因組學等主題。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向國際學者以英文致詞介紹說,國衛院是1996年成立,與美國的國家衛生院功能類似,進行是醫學、藥物、衛生或其他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或是提供技術。他強調,國衛院30年來成立8個研究所與5個研究中心,對台灣的衛生政策與個人、社區健康有重大影響。
關注新興環境風險
「近來有許多新興環境風險值得關注!」司徒惠康舉例,如空氣污染和食品污染物,這些風險嚴重影響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甚至引發嚴重過敏等,需要有新的方法因應,而這次的「精準環境醫學研討會」就是希望能夠邀請國際各方學者交流,促進知識共享。
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楊南屏則說,部桃是衛福部醫院中最大的一間,對於節能減碳、環境與公衛研究近年來也多有投入,未來希望能提升精準醫療,促進公衛與醫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