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金典獎這麼多優秀作品,希望能被改編為戲劇、音樂或電影,發揚到全世界!」文化部長李遠16日出席台灣文學獎金典獎頒獎典禮時笑說,以前當過幾次台灣文學獎的評審,能看到許多優秀作品很感動,今年剛好又遇到台灣作家節,很多外國譯者、作家也來台交流,盼將這些作品擴大宣揚到國際。
書寫複雜殖民議題
「得獎靠運氣、運氣靠努力、努力靠累積、累積靠自己!」李遠表示,前幾年對於台灣文學獎的八字箴言是「沒有盟主,刺客橫行」,還有一次是「派系林立,沒有邊界」,但今年則是「丐幫崛起,武林盛事」。他意有所指地說,自己身為作家,當上部長對作家自然相當重視,因此相關獎項的獎金已來到2億,雖然預算增加不易,但還是希望盡力爭取。
2025年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由作家林俊頴的作品《七月爍爁》獲得。作者將故鄉北斗轉化為小說舞台斗鎮,從七舅公帶著妻子自日本光榮返鄉啟筆,面臨被殖民過的家鄉,透過拋問與對照的寫作手法,呈現殖民議題的複雜面向,且作者廣讀文獻,把媽祖宮與工業化的水晶宮意象重疊,將台灣鄉間的糾葛情愛也放入小鎮地主沒落的劇本中。
寫出科學的美感
其餘獲得金典獎的作品包括知名作家劉克襄的《流火:鹿野忠雄的台灣養成》、藍永翔的《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20年樹冠層研究筆記》、連明偉的《槍強搶嗆》、馬翊航的散文《假城鎮》、阿芒的詩集《早點睡。不要怕你四叔》、黃崇凱的《反重力》與李佳穎的《進烤箱的好日子》。
獎勵文學新人的「蓓蕾獎」,則由范容瑛的《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白色恐怖與我的左派阿公》,還有藍永翔的同一部作品獲得,可謂雙喜臨門;范容瑛的作品透過書寫、理解與彌補政治犯家族記憶的斷裂,文字犀利但同時飽含深情,因此獲得評審青睞;藍永翔的作品則被評審盛讚「寫出科學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