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談「作秀」

施壽全 / 醫師 2025/10/13 19:34 點閱 226 次
有些秀有秀的形式,但若秀的目的與內容,並不符合原本的規範或另有所圖者,就常被揶揄是「作秀」。(網路截圖)
有些秀有秀的形式,但若秀的目的與內容,並不符合原本的規範或另有所圖者,就常被揶揄是「作秀」。(網路截圖)

英文有某些字,中文使用時,沒有採用「意譯」,卻直接以「音譯」來呈現的,不乏其例,例如電腦遲滯、失靈時的Down,就以「當」來表示。Show是英文,是表演與展現的意思,但中文「秀」其實另有其他意義,卻常被用來表示英文的「show」。

作秀是王道

一般來說,「秀」指的是娛樂或藝術表演。不過,因為秀的本質就是表演,有些秀有秀的形式,但若秀的目的與內容,並不符合原本的規範或另有所圖者,就常被揶揄是「作秀」。

歷史早年,道德文化強調的是謙虛與沉潛,具有高智慧與強能力者,除非極不得已,否則不願輕易在眾人面前顯現,所以求才者必須使用非常方法,才能將「隱於市」的關鍵人物找出來,不得不「三顧茅廬」,始可請出天縱英明的軍師。

不過,上述情況,可說已經是幾近絕跡的「古蹟」了。如今不論是為個人的抱負落實或為團體的成長發展,才幹與能力必須透過適當管道展現出來,才有發揮的機會,默默無語或低調不動者,就是註定自我設限或自動放棄,極少會再有「伯樂」或「卞和」,能夠那麼剛好有機會,找尋到「千里馬」或「蒙塵的璞玉」。

社會全是作秀的人

當然,社會文化雖然不再鼓勵矜持,但所謂適當管道其實是很多元的,我們的確不應該否認,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讓仍想保留「骨氣」的人,在有所表現時,不會太陷入「自我膨脹」的疑慮中。
然而,管道雖是多元的,但適不適當,也完全取決於使用的人。有人可以適當呈現自我,但明明前後矛盾也不羞愧,吹噓過頭還洋洋得意者,也大有人在。
事實上,現代整個社會的氛圍看起來,強調模式花俏或駭俗的「作秀」或「表演」,竟然遠比著重內容平穩與扎實的「論述」或「解說」,來得更吸引人,更讓人有感,更使人願意如癡如狂的追隨,真的不是「悲哀」兩個字就能形容的。
馬太福音說:「5:15-16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