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鳥瞰〉日本正掀起高市交易熱潮!

李沃牆 /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2025/10/07 14:39 點閱 826 次
高市早苗自詡為「安倍首相遺願的傳承者」,將延續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寬鬆貨幣與擴張財政政策,刺激企業獲利與推升股市。(網路截圖)
高市早苗自詡為「安倍首相遺願的傳承者」,將延續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寬鬆貨幣與擴張財政政策,刺激企業獲利與推升股市。(網路截圖)

有「日版鐵娘子」之稱的高市早苗當選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後,市場立即掀起一股「高市交易(Takaichi Trade)」熱潮。日經指數在10月6日開盤後,強勢跳空上漲,最終大漲2,175.26點 (漲幅達4.75%),收在47,944.76點,創下歷史新高。其背後反映著投資人對高市貨幣及財政政策方向的預期,但也隱藏政策衝擊的不確定性。

如何定義「高市交易」?

「高市交易」是指市場參與者在政治預期驅動下,採取「做多日本股票、放空日本公債」的投資策略。其邏輯在於高市早苗自詡為「安倍首相遺願的傳承者」,將延續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寬鬆貨幣與擴張財政政策,刺激企業獲利與推升股市。同時,擴大財政支出與潛在通膨壓力則可能推升公債殖利率、使債券價格下跌,因此放空日本公債可望獲利。

這樣的操作手法讓人聯想到2012年底日相安倍回鍋執政後,市場同樣提前押注寬鬆政策與日圓貶值,帶動日本股市大漲。因而作多日股、作空日圓的「安倍交易」(Abe trade)盛行。然而,與過去不同的是,當前日本正處於通膨回歸、利率上升的環境,「高市交易」不再只是單純的寬鬆預期,而是反映市場對日本長期通縮結構可能出現鬆動的信號。

高市早苗的政策主張

高市早苗長期以來被視為「安倍經濟學」的繼承者。她主張工資上升帶動需求,進而引發適度通膨;並維持日本央行(BOJ)的寬鬆貨幣政策,認為在結構性通縮尚未完全解除之前,不宜過早退出刺激措施。她強調「名目成長優先於財政健全」,提出應透過擴張財政來推動創新投資與國防支出,並積極運用財政赤字以支援實質經濟成長。

除此,她也認為升息將對個人消費和企業設備投資造成負面影響,並擔心重回長期通縮。因而,傾向維持低利率與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框架,避免長期利率急速上升對企業融資造成壓力。這種寬鬆貨幣政策主張也與部分人士預期的「升率正常化」下,日央行可能於十月底再升息的漸進路線有明顯衝突。

財政政策方面,高市強調「戰略性支出」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能源自主與防衛力強化等領域。她認為日本需要在未來十年內進行一場「國家再興投資」,即使短期內財政赤字擴大,也屬必要之舉。這一主張在政治上迎合了自民黨內保守派「強國主義」與「產業再興」的訴求,並為市場帶來強烈的刺激預期。

與當前政策衝突

自2024年以來,日本央行在植田和男總裁主導下,已開始緩步調整YCC政策,試圖引導長期利率回歸市場機制,並於特定時期進行有限度升息,這一趨也意味著日本正走向「利率政策正常化」。如今年1月,日本央行將短期政策利率上調至0.5%,但考慮到美國關稅政策對日本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此後一直維持利率不變。

然而,高市早苗若強力主張繼續維持低利與財政刺激,勢必與當前央行的升息步調形成衝突。她可能施壓日本央行放慢緊縮節奏,甚至重新擴大資產購買。這種「政治主導貨幣政策」的風險,極可能讓日本央行與政府的立場分歧,徒增政策不確定性,反而造成日圓與債市波動。

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若高市早苗政策得以實施,短期內日本經濟可望出現以下幾項影響:一、股市與企業投資活絡:擴張財政與科技補助將直接刺激企業資本支出,特別是製造業與能源產業。這將延續日股多頭氣勢,並吸引海外資金流入。二、通膨與日圓走勢變化:如果在通膨局面下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壓低日圓匯率,推升進口物價,加速通膨回升。
三、財政赤字與債務負擔加重:
日本政府債務已超過GDP的260%,全球已開發國家中最高。若進一步擴張財政支出,雖能帶來短期成長,但長期將增加財政可持續性的風險。整體而言,「高市經濟學」可能短期提振信心,但中長期仍需面對通膨與債務上升的雙重挑戰。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