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快到了,選什麼禮物送禮真是一大學問,若要及時買到當紅、熱銷的禮品,那才是真正挑戰。提早上網預約訂購、現場排隊也常向隅,這都是網紅推薦、知名度、創始店歷史感等惹的禍。
網路宣傳的時代
不管是台中的太陽餅、台北市的長崎蛋糕、雙北的芋圓冰等,為了打知名度,商家無不各擁網紅報導吹捧,或暗自注入式行銷。不是獨尊婆婆、阿嬤或大師,就是爭奪創始店、老店、總店或旗艦店,強調正宗、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等。網路文案、廣告招牌的圖案、文字無不魚目混珠,便宜行事地空想浪得虛名,爭取市場占有率。
這些原始店、衍生店的關係,無非是合夥人拆夥、下一代後繼無人、師傅被挖角換頭家(如台中整條街不同包裝的太陽餅店);第二代兄弟媳婦經營理念不合而分家(如深坑老街左右相鄰兩家芋圓冰店);註冊商標被搶先登記(如台北的兩家長崎蛋糕店)等使然,根本都是自家人彼此競爭、互不相讓、不肯攜手合作所致。
沒有永續經營的夥伴關係,只有競爭關係,怎能維繫永續不墮的主顧關係?
老店口味的真正傳人
師傅不同,口味有別;同樣物料、相同製程,火候不同,口味自然有異。這些創始店、阿公阿嬤店,糕餅製作技術雖然差異不大,但口味、人情味早已隨人事已非而變異。不去辨認誰才是長年跟在老店創始人,特別是手藝專精的老師傅或老廚師身邊,整天忙上忙下打雜的真正傳承者,老店只不過是歷史朝聖感而已。
商標只認登記時間的荒謬
台北兩家長崎蛋糕就曾為註冊商標有過爭訟。可惜,由於公部門立法及行政怠惰,不認商譽,只認登記時間,先登記先贏;於是公司行號早有商標文字的店家,其商品的註冊商標被另一家公司註冊去了。難怪產地在台灣的阿里山茶,會被中國大陸註冊登記了。
永續經營之道莫過於,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更要歷經時間的淬煉,不能迷信商標廣告的速成魔力。切記:明亮乾淨的餐飲環境,貨真價實、口感美味的自創品牌特色,親切的服務態度等商譽價值,才是永續經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