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看《進行曲》的電影海報,一群小鮮肉裸胸揮汗跑步,就想到2023年在全球賣了3.7億美金票房的陸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片中有大量尚不知名的小鮮肉演出「質子」,受紂王指使赤身上陣肉搏的鏡頭,連演紂王的費翔都大露胸肌。
但這種充滿男性荷爾蒙的宣傳照,並不是口碑和票房保証。
秀肌肉、靠口碑
《封神第一部》口碑和票房兩利,主要是靠紮實的劇情及精良的製作水準營造了好口碑,因而有了三部曲。
《進行曲》能否靠紮實的劇情轉折,激起觀眾對人生勝利組中天才與地才交鋒的共情,是一關鍵。
《進行曲》取材自建國中學樂旗隊贏得全省音樂大賽高中組冠軍的實事改編,人物情節大多杜撰,甚至有師生對抗、蹺課、打架、偷鋸校旗(真實情節是鋸國旗)等情節,但卻得到建中校方的認可,准予進入校園利用周末假日拍攝。
取材建中樂旗隊
比起另一部以北一女學生為故事背景的《夜校女生》,未獲北一女接受,不准其進入校園拍攝,境遇大不同,也可見建中校風較開放自由,並非虛傳。
建中和北一女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中男女校,這些人中龍鳳進了紅樓、綠園,就像拿到台清交的門票,畢業的校友們在社會上傑出的表現,也使他們被歸類為人生勝利組。
建中樂旗隊要求的資格就很寬鬆,召訓的高一二生,不限學業成績或身材,甚至不要求音樂基礎,只要有熱情勇氣,接受挑戰決心即可,良莠不齊的成軍方式,因此就有了片中的「天才」與「地才」的交鋒。
「天才」與「地才」
蔡依林曾經發表過一張專輯叫《地才》(If You Think You Can,You can),蔡依琳自比「地才」,要持續很努力才能跟天才看齊。
杜甫也曾有詩自比「地才」,詩云「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詰」,被譽為「詩仙」的李白,其詩千秋逸調、氣韻天成,而杜甫自認是以精研格律才被譽為「詩聖」。
在電影《進行曲》中,新人牧森飾演的江浩就是「地才」,是個不起眼、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喜歡吹小號卻沒天分,但他不懼屈辱挫折,不惜違背父願(李李仁飾),家庭革命,堅持苦練。
和他成對照組的是天才薩克斯風手流川(劉育仁飾),他又高又帥,即使上課時都在看漫畫,老師考他,引用羅賓威廉斯主演的電影《春風化雨》(Dead Poet Society)中的金句也難不倒他,他立即站上講桌以電影中老師教學生用不同視角看世界來回應。
他是個既會活讀書又多才多藝的天才,但他在校外把妹的囂張行徑,也讓他成為不良少年(賴宥成飾)的眼中釘。
不打不相識
他恃才傲物,不顧團體榮譽,利用樂隊參賽時,當眾向心儀的景美女中樂隊指揮拉愛心布條表白,荒唐之舉,使團隊被打低分,淪為第四名,失去總決賽晉級資格。
也讓樂隊指揮兼教練的高三學長(余杰恩飾),原本指望藉比賽佳績為自己申請國外大學加分,美夢破滅,三人互懟,不打不相識。
幸而劇情迎來轉折,因第三名高中樂隊受邀出國表演退賽,建中遞補晉級,大家重燃希望,士氣大振,並參考美國的旗樂隊,加入了舞旗表演。天才與地才聯手苦練,成了最有默契拍檔。
而為了樂器太舊達不到好效果,他們蹺課去當喪禮的西索米賺外快買新樂器,被惡少發現大打出手,違反校規遭到校方禁賽。
一波數折
監製陳鴻元是位很喜歡三幕劇結構的製片人,這部以建中樂隊爭取奪冠為目標的劇情片,一波數折,天才地才交鋒、師生衝突、親子衝突、惡少聚眾群毆,都發揮了《角頭》系列導演姜瑞智的長處。
三位主角小鮮肉牧森、劉育仁、余杰恩都有演藝經驗,但新人知名度不高,其中飾演反派惡少的賴宥成是第一次演出電影長片,但電影既有高中男生青春成長的熱血氣息,也藉課堂上帶入電影《春風化雨》的文青風,及學生逛唱片行貼滿了滾石流行歌手陳淑樺等人照片,來展現九零年代的懷舊風。
為奪冠波折重重,即使總決賽前都還有大難臨頭,地才代表的平凡英雄成為化險為夷的巧妙關鍵,把影片推至高潮。
熱血的「地才」
今年8月10日建中樂旗聯隊(集北部20個高中職及建中旗樂隊校友),第四度在WAMSB世界盃行進樂隊大賽(World Association of Marching Show Bands)奪冠,演奏的樂曲除了行進樂、還涉獵搖滾樂、爵士樂、電影主題曲,操槍、舞旗表演風格活潑。
整齊畫一又不斷變化隊形,在電影片尾釋出隊形變化設計的電腦程式,顯見若非經過嚴格的苦練不可能有此成就,不禁令我覺得:不畏難難且熱血的地才,比天才更值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