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都市計畫的魄力重建道路系統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8/12 16:59 點閱 380 次

都市交通與土地使用的整合規劃,一向是都市計畫教育的主要課程。教授間的閒話家常,常常笑談台南一間知名大學雖然設有都市計畫、建築及交通管理等學系,但每次至台南出差或到安平老城文化觀光,無論是搭高鐵、搭飛機、開車走高速公路等,一下匝道進入市區,總覺得路程漫長,交通卡卡不順暢,顯然教育無法改善環境!

欠缺貫穿的高架道

以大台北為例,市區高架道南北向有建國南北路,東西向有市民大道等,若不塞車只要10-15分鐘就可進出台北市,重要的是高架道匝道直接銜接市區主要街道。台南、台中,甚至高雄等都會城市,就欠缺了類似貫穿市區的高架道。

都市交通講求道路系統,大至國道、省道,中至縣道、鄉道,小至街道、巷弄等層級有序,交通流量進出分匯必然通暢高效。沒有道路系統通盤檢討的都市計畫,交通就難從國道、省道直接銜接進出市區主要街道,更沒有人行步道的空間。

妥協於周邊民意壓力

台北基隆路高架道只通到辛亥路就中斷下到地面,未能高架通到信義區,過了忠孝東路才又以地下道通到市民、環東及堤頂等聯外大道。在在見證交通建設妥協道路周邊民意壓力的結果。若都市計畫仍舊停留在土地使用分區,沒有整合道路系統通盤檢討變更,都市交通狀況只會更形惡化不會改善。

台北信義區目前儼然已是國際商圈,現在又有大巨蛋加持,土地使用分區強度大增,周邊的道路系統規劃按理應未雨綢繆。

應未雨綢繆

例如,信義區的松仁路在忠孝東路五段的右邊,而忠孝東路五段的左邊則僅是永吉路30巷,非及早透過土地使用分區及道路系統劃設變更,並透過建築退縮及容積移轉,永吉路30巷永遠無法與松仁路等同路寬串接。

台灣地區各主要中、大型城市,不管是步行城市、自行車城市、軌道TOD城市或汽車城市,都需要地方首長及都市專業者長遠擘劃,以15分鐘都市生活圈為理念,重新整合土地使用及都市交通,通盤檢討道路系統及其寬度,不要在數十年後還是讓缺乏道路系統規劃的都市計畫癱瘓城市交通。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