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為何供需失衡?

施壽全 / 醫師 2025/03/27 14:58 點閱 1194 次
台灣醫學中心幾乎從來沒有不是滿床的時候。滿床代表床位供給吃緊,據了解還有醫院正在增建病床,但顯然仍無法解決人力的困境。(網路截圖)
台灣醫學中心幾乎從來沒有不是滿床的時候。滿床代表床位供給吃緊,據了解還有醫院正在增建病床,但顯然仍無法解決人力的困境。(網路截圖)

飛機的重要零件,需要定期更新,時間到了就一定要換,因為在空中,零件絕不能容許突然故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零件不能怠忽

時間到了就一定要更換,絕不能「供給吃緊」,所以飛行器重要零件的添購,是一個規模頗大,利潤頗豐的市場,只是一般人不一定會注意到。當然各種機械產品,如汽車、電梯,也有許多機件,不容瞬間失靈,否則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計,但也有情形其實並非那麼臨界(critical),卻也有樣學樣「擠兌」,然後就造成了供給吃緊。只是相反的,也有根本沒那麼強的需要,卻製造過多,導致供過於求的現象。

台灣經常出現「一窩蜂」的現象,最知名的例如「蛋塔店」,供過於求後,紛紛關門。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瘟疫席捲全球,導致許多公司產品庫存太多,然後解封,經濟活動恢復後,一些產業供應鏈,又變成忙不過來。對高科技業來說,最常見「矛盾」的兩塊,一是汽車,另一則是手機。

造車應取決供需

想買新車,或者是考慮舊車容易故障,故障可能出事,或者響應環保觀念,想把燃油車換成電動車?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換車終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也不知需求究竟有多少,中國新車卻製造猛增到爆,造成全球車市一團混亂。

手機並無不能容許突然故障,所以非換不可的情形,事實上往往是,根本沒有故障發生,也離開堪用狀況到期還有很長時間,但「新型」已經問世了,就一定要更換。手機「需求」往往是「趕時髦」,擋不住廣告誘惑,就「移情別戀」,「供給」就需要排隊等候了。

尋找供需平衡點

半導體與人工智慧看起來一片榮景,但可能從來沒有人認真思考過,全人類供需的平衡點在何處?就只是不斷製造新品,也不斷製造垃圾。

物品供給如此,服務也一樣。台灣醫學中心幾乎從來沒有不是滿床的時候。滿床代表床位供給吃緊,有很長一段時間,問題的確是床位不足,但最近則並非沒有床位,而是缺乏人手而開不了床。在這種情況下,據了解還有醫院正在增建病床,但顯然仍無法解決人力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