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可說是一趟視覺與文化的交融之旅,在兩位作者帶領之下漫步在葡萄牙豐富多彩的歷史場景中。書中以精緻的速寫和細膩的文字,生動描繪了里斯本起伏的街巷、古老的電車和纜車在紅瓦白牆間穿梭而過的悠閒場景;在波爾圖,河岸邊瀰漫著的酒香,交織著隨風搖曳的葡萄牙傳統藍瓷,讓人深深著迷。
透過本書,讀者將體會到葡萄牙人熱情的待客之道、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與藏於市井間的藝術與美學。無論是夕陽下的金色海岸,還是古老街頭裡傳來的法朵音樂,每一頁速寫都在述說著這個國度的故事,帶來一段深刻而溫暖的心靈旅程。
帶有歷史教堂的緩坡、來來去去的黃色電車、對著路過的人們微笑招手,這大概都是旅人們對於里斯本的印象。破敗而又美好,是我對他的一種矛盾形容;走在里斯本街頭,時光彷彿在18、19世紀緩慢的前進。
座落在特茹河口的里斯本因為城市建立於七座山丘之間,故又稱「七丘之城」。里斯本這個名字有一說來自西元前1200年前腓尼基人所取的古老名稱Olisipo(Ulyssipo),意指令人愉快的港口,但也有一說是向古希臘史詩英雄尤里西斯(Ulysses)致敬。
無論是哪一種,里斯本本就是一個文化交匯處,除了腓尼基人,希臘人、迦太基、羅馬人前仆後繼地來到此地,再往後更有哥特人、日耳曼人與摩爾人交替統治這塊土地。
今日的里斯本
今日的里斯本主要建設於18世紀,在一場災難性的地震後,當時的首相──龐巴爾侯爵(Marquês de Pombal)作為建設市鎮的領導人物,加寬了道路,更創新的為里斯本帶來防震設計建築,利用活動式木製部件組合而成,建築物會隨地震的幅度晃動而排掉衝擊力,讓主體結構不會倒塌,又利用建築之間隔間防止火災擴散。
今日里斯本市中心依舊保持著當年龐巴爾侯爵所設計的市鎮模樣,特別是在Baixa區。龐巴爾式設計多數為四層建築,同時限制建築高度,標榜實用為主。地面層是為商店,樓上則為民居並設有露台。新式房屋立面以簡潔設計以主,主張減少不必要的裝飾和陳設。
里斯本大地震
1755年11月1日,天主教的諸聖節,虔誠的葡萄牙人們紛紛前往教堂為這重要的節日做準備。在教堂裡頭每一支蠟燭都被點燃,教堂裡還裝飾著新鮮花朵及各種易燃的裝飾品。
上午九點三十分到九點四十分,這十分鐘內發生了三次有感地震,第二次地震的晃動又比第一次更大,導致許多建築物因此坍塌,據記載,這一次的地震長達三分半,十五呎寬的裂縫出現在了里斯本市中心。
隨之而來的第三次地震強度沒有前兩次強大,卻連帶影響到了西班牙,甚至北非。包括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城鎮皆造成了重大傷亡。阿爾及爾與丹吉爾完全遭受摧毀。在歐洲,里斯本地震在西班牙同樣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特別是在馬德里和塞維利亞。法國、瑞士和義大利北部也感受到了搖晃。今日地震學家估計,里斯本地震的震度在瞬間震級尺度上為8.5-9.0,震央位於大西洋。
大地震嚴重災害
地震發生時,里斯本民眾大多數都在大教堂裡禮拜,隨著地震發生,燃燒的燭台因倒塌而燃起了熊熊大火,幸運的人躲過地震,逃到了停泊在特茹河上的船隻。未能逃生的民眾,有的被困在倒塌的磚瓦碎片中,因街道狹窄而未能獲救。
在地震幾分鐘後,火勢蔓延,整座里斯本陷入火海,成為了一場人間煉獄。更不幸的事,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在四十分鐘後席捲了港口,與市中心。
第一波海嘯的襲擊,在觸及港口便停止。可當第二波,與第三波接連來襲,幸運之神就不再眷顧了。海嘯不只襲擊了海岸,更捲起六米浪高,大批民眾被捲入海中。這場地震與海嘯,造成里斯本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死亡,85%的建築都被摧毀。
卡爾莫修道院
在這場地震中僥倖存活下來的有卡爾莫修道院(Convento do Carmo),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389年,由軍事家貴族努諾•阿爾瓦雷斯•佩雷拉所修建,用以感謝聖母守護他與葡萄牙國王約翰一世在1383-1385年,對西班牙卡斯蒂莉亞的葡萄牙獨立之戰。
卡爾莫修道院花了三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努諾‧阿爾瓦雷斯‧佩雷拉在過世後也埋葬於此。隨著時間推移,到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發生之前,卡爾莫教堂的地位也隨之提升,且在該年代堪稱是葡萄牙最大、也是最漂亮的教堂。
雖然今日的卡爾莫教堂主廳屋頂已經因地震而消失,但透過仍然存在的拱肋依然可以勾畫出主廳原先是採用巴西利卡式(BaBasilica),內部分隔為一座中殿及兩側的兩個側廊,後方則為一個大的突出半圓作為主祭壇,兩側再加上四個小的突出半圓則為小教堂之用。
在地震後的隔一年,1756年,葡萄牙王國原想將其修復,卻由於宗教與政治的不穩定,導致修復到了1834年終於停頓至今。如今這座教堂院內除了展示教堂僅存部分,更設立了考古博物館在內。做為考古博物館,館內收藏著中世紀的棺木、紋章、雕像,甚至是秘魯帶回的一尊木乃伊。
里斯本與舊金山
對舊金山若是有些微的了解,就會發現里斯本與舊金山的相似之處,事實上,也有許多外國旅人經常稱里斯本為歐洲舊金山。那麼這兩座城市在哪些地方如此接近呢?
- 懸索橋
相信,即使沒去過舊金山,但一定的概率都聽過金門大橋,這幾乎就是舊金山的地標之一。而造訪里斯本也很難錯過特茹河上的4月25日大橋,將兩座大橋以同一視角拍攝並放在一起比較,就能發現兩者有多麼相似。加以調查更可發現,它們是由同一位建築公司設計、建造,兩座橋身使用了相同顏色──國際橘。另外,金門大橋擁有最高的懸掛塔,以及美洲第二長跨度的紀錄;而4月25日大橋則擁有歐洲大陸最長的懸掛跨度。
- 地形
舊金山與里斯本一樣都是丘陵地形,兩座城市不約而同的也都是建立在七座山丘之上!因此在不經意的一個小拐彎,就能發現這兩座城有著許多的相似街景。此外,兩座城市同樣是個海灣城,在港口邊同樣有著迷人的酒吧、餐廳,都是當地人和遊客散步、放鬆的好去處。
- 電車與纜車系統
事實上,里斯本的電車與纜車系統最早是來自於美國。兩者的電車與系統都在19世紀初便設置,今日在里斯本,這些黃色電車仍然作為主要公共交通系統,但舊金山現在只運營兩條纜車線路(其中一條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動操作纜車系統)。兩座城市的標誌性象徵都是這古老的電車,並成為造訪城市必做的一項旅遊活動。
- 大地震
里斯本在1755年發生了毀面性的大地震,85%的里斯本都被摧毀,而舊金山在1906年也發生了致命性的大地震,造成40多萬人無家可歸。雖然兩座城市都面臨了毀滅性的天災,但在經過重建之後,這兩座相似之城依然散發出屬於自己的那完美的新舊結合,被吸引而來的旅人能夠享受更經典與永恆的生活方式,同時沉浸在舊時代的魅力中。
里斯本電車與纜車
里斯本著名游標──28號電車,自阿爾法瑪(Alfama)老城區的馬丁莫尼茲廣場發車,行經位於山頂的Graça社區,再往前一站便是聖文生修道院(Mosteiro de São Vicente de Fora)。
原址早在12世紀中時就已建造了一座教堂獻給聖文森,起因在於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當年在圍城里斯本時曾向上帝許諾,若是成功從穆斯林手中奪回里斯本,那麼將建造一座教堂來感念聖文森的守護。
爾後當阿方索一世戰事告捷,不僅兌現諾言建造了教堂,更派人將聖文森的遺骸從薩拉干薩(Zaragoza)運回里斯本,並放置在里斯本主教座堂內。傳說,在運送過程中,烏鴉全程陪同,而這段故事後來也作為里斯本徽章的圖像。
綠白色曲線代表著海洋,中間是一艘運送聖文森遺骸的船隻,船的兩側則是陪伴他的烏鴉。據說當年聖文森殉道後,是烏鴉保護了他的屍體,以避免被野生動物飽餐一頓,直到他的追隨者為他建立一座聖殿。
里斯本28號電車
隨著28號電車的路徑,從聖文森修道院一旁鑽進小巷,這裡是明信片風景照的拍攝地。無論是否有電車行經,在色彩早已褪色剝離的巷弄中尋幽,也是一種浪漫與懷古。搭配著下午和煦的斜射光,又將占滿相機或手機記憶體。當經典28號電車叮噹來臨,搭配著兩旁斑駁建築,照片加以抽色處理,經典軟裝的照片就此誕生。
里斯本的有軌電車歷史可追溯1873年,為方便人們穿梭山丘而興建。不過有趣的是,當時「電車」是以馬力(horsecar)運作,但里斯本是一座充滿山丘的城市,因此許多地方馬匹是無法將電車拉上斜坡,直至1884年才開始電纜有軌電車,1901年實施電氣化,翌年,所有電車換成新款。
1959年是里斯本電車的巔峰期,整個里斯本市內共有27條有軌電車。這些黃色電車被稱為Remodelado,意指refurbished,有翻新、改良之意。以現在來看,它們成為里斯本最舊的電車。不過,拋光的木製內飾和長凳,都帶著輝煌年代的遺跡感。
搭著復古28號電車穿梭在上上下下的古老街區,或是走進連路人都必須貼牆閃躲的狹窄巷弄,抑或行經那些貼滿花磚,有如萬花筒般的花漾建築。我想,在里斯本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搭28號電車從首站到末站,盡情地徜徉在這份新舊交織且帶著海洋氣味的時光之旅。(宇欽/輯)
《光影交織的葡萄牙速寫之旅》
作者:郭正宏, 淳魚(韓佳燕)
出版社:健行
其他書訊:
《五眼聯盟:國際情報組織五十年實錄》
作者:安東尼.R.威爾斯
出版社:本事出版社
無論是監控恐怖組織、預警地緣衝突,抑或偵測網路攻擊,歷經時代更迭,五眼聯盟始終在維護國際安全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隨著公民意識抬頭,這個由美、英、加、澳、紐五國組成的全球最強情報共享網絡,其龐大的監控機制也引發了隱私、道德與政治層面的爭議。
本書作者是唯一一位曾在英美情報體系均擔任要職的在世情報員。他以五十年親身經歷,細數五眼聯盟成立至今所面對的嚴峻挑戰與運作秘辛。從冷戰時期對抗蘇聯、波灣戰爭中的情報角力、九一一事件後的全球反恐、以巴衝突中的英美矛盾,到當前中國崛起帶來的地緣政治危機,威爾斯以豐富的第一手經驗,深入剖析五眼聯盟如何在歷史轉折點上扮演關鍵角色。
《山人不上山:一位戶外公民的山林行腳》
作者:董威言
出版社:奇光出版
台灣有不少登山相關的書籍,但主要集中在來自西方的登山技能工具書、登山與步道文學等,台灣本土亦有人書寫來自8,000公尺巨峰的攀登故事、步道與路線介紹、抒情與紀實夾雜的登山報導╱紀錄、山林工作者的職業經歷、山林主題的散文集與小說、區域性的環境史專書等。但是著眼台灣整體登山環境,以及作為一位台灣公民該如何看待自家山林的書籍卻極為稀罕。
本書從作者的親身登山與人生經歷出發,有登山帶來的自我成長與實現、有重新認識台灣歷史的震撼與反思,還帶領讀者審視諸多環境與社會議題,廣泛而彼此連結,最後再引導到山與人關係的分析與主張,望為台灣的山林書寫注入一股藉著立足過去與當下,進而思考未來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