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癌的讀音是「炎」,卻因為怕「炎症」被誤以為是「癌症」,所以念成「崖」,雖然是錯的,大家聽久也接受了。
矛盾的認知
有「所得」不就是應該繳交「所得稅」嗎?但是台灣的股市徵不到所得稅,企圖彰顯「租稅正義」的兩位有母女關係的財政部長,都因此先後下台了。
健保不是「保險」嗎?但運作起來就像是「福利」,若要讓保險「名符其實」,保險費率就不能太低,但是想要調漲保費,衛福部長恐怕就得丟官。
英國脫歐後,經濟民生一度陷入困境。英國前首相特拉斯雄心勃勃,上台就提出減稅計劃,希望讓民眾的負擔少一些,用意不能說不正確。既然要減稅,當然就得從最高稅率減起,但是降低最高稅率,彷彿就是要圖利有錢人似的,市場與民眾都不買帳,有理說不清,對的也變成錯的,上任一個多月就再見了。
電價解決不了問題
政府一直為了要討好民眾,發電成本始終比電價高,導致台電虧損的洞越來越大。現在要想補這個洞,只好調高電價,但根本問題是,台灣的能源政策,始終死抱著反核的意識形態,能源結構沒有思考調整,「非」一直堅持,就變成眾人都拿他沒辦法的「是」了。
政府依據一定計算公式徵到的稅,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編列預算太保守或不精確,然後就被汙名化成為「超徵」。收到不該收的稅才叫超徵,不該收的當然要退還給民眾,但事實不是如此,收到的稅都是合法的,應該合法的拿來「還債」,但「退稅」,巧立名目,退一些不該退的錢給民眾,攏絡民心,比照道理辦事聰明多了。
長久的積非成是
有一些人其實是心存惡念的,卻迫於情勢,不得不做一些善事,然後情勢無法改觀,善事也只有繼續做下去,久而久之就習慣了,眾人也就認定他是善人了。
把謊話當成真話講,講久了也就變真的了。計較其初心是善是惡,也無濟於事吧。不管真正用心如何,不管是言語或行動,只要現階段實質上能讓大眾「高興」就好了。長久的積非成是,未來必然造成一些惡果,但誰管那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