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要「爭氣」,不要爭「氣」

施壽全 / 醫師 2024/12/17 18:08 點閱 2148 次
有一年短暫回國陪伴家人後返回僑居地,被健保署追繳健保費一千多元。這位僑胞不服,打行政訴訟失敗後提出釋憲。(網路截圖)
有一年短暫回國陪伴家人後返回僑居地,被健保署追繳健保費一千多元。這位僑胞不服,打行政訴訟失敗後提出釋憲。(網路截圖)

豪門恩怨情仇,一向是影劇節目極常運用的題材,真實世界的案例也不少。既為豪門,爭的不外是職位與財富。在一般人看來,或許難以理解的是,所牽涉的高層職位或令人咋舌的財富,就那少數人瓜分,即使分到最小或最少的,也夠一輩子不愁吃穿了,為何竟要這樣計較?

其實當事人所計較的,並非位置或數字,而是感覺、情緒、原則、道理或面子等等,簡單來說,爭的不是「財」或「位」,而是「氣」。

爭財爭位或爭氣

不只豪門,上到國與國,下到人對人,也常有爭位、爭財或爭氣的事件。若是爭財或爭位,標的物明確,較有妥協空間,問題相對容易解決,但若爭氣,就很難善了。

「爭氣」一詞,原本有「奮發向上」之意,譬如某家子弟榮獲博士學位,鄰居街坊就說他很「爭氣」。但「爭」與「氣」若拆開解讀,相對於「財」與「位」,其價值就無法以有形方式來衡量。但「氣」爭不爭,取決於個人。有人會為國家尊嚴大動肝火,有人就未必。

人爭一口氣

有人會只因對方不夠禮貌,非爭個「尊重」不可,否則嚥不下這口「氣」。為了一口「氣」,一定要「爭」個明白,甚至爭到頭破血流或對簿公堂、花費大把銀子也在所不惜的情形,也非罕見。也有至親好友,只因「細故」鬧翻,原因也常是為了爭「氣」。

「爭氣」的癥結,主要當然是「主觀」太強。但氣該不該爭,也非完全沒有客觀標準可循,譬如說,有那些「氣」,多數人覺得重於泰山,有那些則是輕於鴻毛,但當事人的感受是否符合「標準」,旁人也只能尊重了。

爭氣為國貢獻大

有位長年住在國外的僑胞,健保已停保。有一年短暫回國陪伴家人後返回僑居地,被健保署發現追繳健保費一千多元。這位僑胞不服,打行政訴訟失敗後提出釋憲,結果憲法法庭認為法規細節不明,健保署接著也「從善如流」,那些希望保留健保的民眾,此後出國若停保將無法再隨時復保,必須持續繳交保費,如此估計可為健保署每年增加約23億元收入。

為了區區小錢,竟對國家做出如此巨大貢獻,這意「氣」之爭,爭得真是「價值連城」啊。